APP下载

2019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总评及命题展望

2019-09-12何传跃钟婷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病句考点

何传跃 钟婷婷

“语言文字与运用”可谓“渤澥桑田”,是语文考卷中最为“波诡云谲”的版块。该版块被称为高考试卷的“试验田”,题型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历年来常考常新。2019年高考尘埃落定,该板块呈现怎样的命题态势,有必要综合分析和整体把握。

命题特点

2019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就能力要求与题型设置总体看,辨析与表达两种能力齐飞,客观和主观两种题型共舞,突显出基础性和运用性的特点,包含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文化因素。具体到考点要求,2019年该板块考查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1.语音、字形,岩下维舟不忍去。

尽管全国卷已多年不再单独设题考查,但作为最基础的内容,语音、字形仍在部分省份卷中占有一席之地。2019年浙江卷和天津卷延续了独立设题考查的方式,或选取四个语句,或放在具体语段之中,均采用的是动态考查方式,即并非孤立考查字词的读音与书写,而是放在特定语句环境中来辨别。两份试卷语音考查:“挫(cuō)折”应读“cuò”,“瞭(liáo)望”应读liào,“一模(mó)一样”应读mú。字形考查:“神采熠熠”应为“奕奕”,“倾泄”应为“泻”,“变换莫测”应为“幻”。总体看所选词语不生僻、不偏不怪,都是日常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体现出注重词汇基础能力的考查。另外,浙江卷延续去年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全国II卷将语句衔接换成了标点符号,这一点也应当重视。

2.词语、病句,桃花依旧笑春风。

尽管命题形式不断变化,但词语和病句考查可谓语文试卷中永久飘扬的旗帜。全国Ⅰ卷和III卷沿袭了往年将病句、衔接、词语三道题放入具体语境中考查的命题形式,全国Ⅱ卷没有考查词语辨析换成了标点符号,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的词语辨析考查,增加了两字、三字词语,考查范围明显扩大,病句考查还是要求辨别同一病句修改恰当的选项。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的词语考查也都采用了语境辨析方式,浙江卷仅提供四个词语,要求辨别使用“不正确”的,相对降低了容量与难度,但增加了现代虚词(“而是”)的考查;天津卷与江苏卷则延续了往年以成语为主、成语与一般词语并重的考查方式。天津卷、浙江卷病句采用了常规式单独命题考查形式,江苏卷没有单独设置病句考查。总体来看,词语考查侧重近义词语辨析,病句考查限定在规定的六大类型,其考查导向非常明确。

3.补写、衔接,风景依稀似旧年。

补写、衔接都属于“连贯”考点要求,语言“连贯”一直是考查热点。2018年全国三套试卷将词语、病句、衔接融合到特定语段考查,以“得体”考查取代了以往的“情景补写”题型。2019年全国三套试卷,保留了与去年形式相同的衔接题型,“情景补写”在短暂沉寂后再度登场,可见全国卷对“连贯”考查的“情有独钟”。浙江卷向全国卷看齐,2018年出现了原全国卷“情景补写”题型,2019年延续其形式,还是补充语段中空缺的句子。江苏卷不为全国卷为人称道的“情景补写”所动,仍“坚持自我”采用排序式命题考查方式,以客观题形式要求选出恰当的项。总的来看,语言“连贯”考点在语文试卷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4.概括、压缩,前度刘郎今又来。

“概括、压缩”一度是火热考点,近年來该考点明显“降温”。2019年全国三套试卷不约而同地让“压缩”走上前台,体现出反押题的命题思维,更看出对“压缩”考点的重视。根据题干要求,提炼关键信息或概括内容要点等能力,这种考查形式具有很强的限制性,能较好地检测筛选信息、恰当提炼和科学整合的能力。

5.评价、建议,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9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别有新意的当属浙江卷和天津卷的评价题和建议题。浙江卷中的“红色议事厅”流程图,要求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体现了流程图一般解读到深度解读的转变,开拓了命题思路,增加了考查思维认知含量。天津卷中品读一首获奖现代诗歌,要求说明获奖理由,实际上是诗歌评价类题型。评价类题型在全国卷和其他省份卷并不多见,其限制性和开放性并行,体现出命题思路的开拓创新。另外天津卷中某初中有关“喜欢的榜群类型”调查统计结果柱状图,要求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这道题同样是对图文转换题型的创新,既体现出实用性,又彰显出引导性,应当说也别有特色,可圈可点。

【命题展望】

展望“语言文字运用”未来命题态势,下述几点应当关注:

1.语音字形不会遗弃,词语病句不可或缺。

语音、字形作为语言文字最基础的根基,还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最基本要求,全国卷虽然不单独设题考查,但有可能融入修改类的主观运用题中出现。命题形式会不断翻新。

2.各考点统筹兼顾,会更加突出表达能力。

不同考点对能力指向的要求不尽相同,不同题型对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也不相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体现出考查题型取向;“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要求能够对规定的九种修辞恰当运用。统筹兼顾各个考点,不可能让某考点长久“寂寞”,也不可能让某考点经年“走红”,但会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权重,使命题更有区分度。

3.开拓中求创新,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并重。

2019年天津卷和浙江卷的评价和建议题型,不仅体现出命题在原有形式下的开拓创新,更彰显出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并重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即便同一考点的命题,也不会“猴子耍把戏——老一套”。命题者会继承成功经验,精心打造新颖题型,体现对多考点综合性考查的同时,追求知识、能力与品质的贯通,加大对思维品质考查的力度,体现命题思想价值取向引导方面的正能量。

4.显生活色彩,应用特色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现代文、古诗文和写作突显出“文学性”特色,如何让语文考卷“文学性”和“应用性”平衡,“语言文字运用”版块责无旁贷。2019年天津卷的版块标题、江苏卷的读图解说、浙江卷的工作流程图,都具有鲜明“应用”色彩。近年来“连贯”“得体”相关试题和图文转换题等,也体现出语文“应用性”特点。

5.与现实对接,选材的时代色彩会更加鲜明。

该板块试题多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注重材料的时代性、科学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特色。2019年全国Ⅰ卷的“古琴艺术”“糖皮质激素”“中欧陶瓷贸易考证”,全国Ⅱ卷的“中国画”“植物生长”“永定河补水工程”,全国III卷的“月背影像图”“人体内的生物酶”“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及省份卷中的“《国家宝藏》”“超级真菌”“《流浪地球》”“新型毒品”“考古学”“黑洞照片”“海上丝绸之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悯农馆”“VR”等,可谓科学性、人文性,应用性特色鲜明,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该板块命题“变而不怪,新而不偏”,而其选料与时俱进、更接地气的色彩会更显突出。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病句考点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师生讨论改病句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检测试题
低年段的“语用”策略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关于“病句”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