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你的三件小事

2019-09-12廿四桥

中学生博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大礼堂赤壁赋学妹

廿四桥

周予怀,你曾说,整个付城一中,你最喜欢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一鉴塘南面的校图书馆,一个是一鉴塘北面的大礼堂。

而此时此刻,我百无聊赖地坐在冷冷清清的校图书馆里,手边是曾经我们都爱看的那本杂志;你春风得意地站在熙熙攘攘的大礼堂中,享受着来自学弟学妹们的掌声与喝彩。

——这是你高中毕业后第一次返校,为即将高考的高三生们作励志报告,而我没有参加。

隔着一个池塘,犹如两个世界。

图书馆内一片宁静,亮黄色的灯光洒下来,营造出温暖的氛围,一如当年我们初见时的情境。我突然就很想写封信给你。

是关于青春的、关于你的三件小事。

意外的初见

好友阿然在校图书馆兼职做图书管理员,第一天工作不习惯,强拉着我陪她一起。

我只好选了几本杂志,坐在图书馆前台旁边的桌子旁翻看。

你就是在这时出现的。

在书架间寻找多次未果后,你走到阿然面前,敲了敲桌子,礼貌地问:“同学,请问最新一期的《xxx》都被借走了吗?”

“啊,等一下,我查查看。”阿然低头搜索一阵,然后抬头轻声唤我,“林渺渺,快把你手里的《xxx》拿过来,有人要借啦!”

我抬头向你看去——

暖黄色的灯光笼罩着你,身形高瘦的少年肤色白皙,眉眼带笑,看过来的眼睛中含着细碎的光,像藏着银河。

“不用麻烦了,我明天再来好了。”

你冲我摆摆手,就要转身离去。

我鬼使神差地喊住你:“同學,要不这样吧,反正我也快看完了,不如你把你的班级姓名告诉我,晚自习前我给你送过去?”

你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会不会太麻烦了?”

“不,不麻烦的。”我急忙否认。

你弯起眼睛,笑容温和:“那就谢谢你啦,高三(17)班,周予怀。”

我们的名字

我们渐渐熟络起来,每月的杂志上架当天,我都会跑去借杂志,看完后再给你送过去——作为交换,你会送我一些小礼物,有时是两颗大白兔糖,有时是一枚精美的书签。

阿然问我是不是喜欢上你了,不然怎么会跨越半个校园跑去高三楼只为给你送一本杂志?

我笑笑没回答,拾起手边的语文必修二开始读《赤壁赋》。

周予怀,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必修、选修加在一起那么多长长短短的古诗文里,我最喜欢的、背得也最熟的就是苏东坡的这篇《赤壁赋》,真的,说是倒背如流都不算夸张。

不为别的,只因那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那句藏有我们两人名字的语句。

你发现这个秘密了吗?如果有,那就让我们心照不宣吧;如果没有,那就让我暗自喜欢吧。

最后的杂志

最后一次给你送杂志,是在元旦放假返校后的第一天。

我站在你们教室门口,你的同学探出头,玩笑道:“学妹又来给周予怀送杂志了?唉!怎么就没有人对我这么好呢?”

我不知所措,只好尴尬地笑。

你走过来,顺手拍了下他的肩膀,警告他别乱说话。

我把杂志递给你,你却看着我,迟疑地摇了摇头。

“怎么了?这期的你看过了?”我的心里忐忑不安。

“也不是,”你摆摆手,带着歉意的笑,“还有5个月就要高考了,我想全力复习,杂志什么的,等高考后再补回来。”

“这样啊。”我笑着,攥着杂志的手却指尖泛白。

“那正好,以后就不给学长送了。那么,再见。”我竭力扯出无所谓的笑,转身离开。

不想让你看到我失魂落魄的表情,只好留给你一个潇洒自如的背影。

新年的第一个月,你决定暂时放弃杂志;而我,选择放弃你。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那本被你拒绝的、新年第一期的杂志里,被我夹了一张书签的那一面,有一首小诗:

瓷盘的青菜里埋伏着盐粒

我从未把喜欢你的话说出来听

此后

我在别人的故事里经历着自己

就够了

猜你喜欢

大礼堂赤壁赋学妹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
只属于我
只属于我
只属于我
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