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都帮了,好人做到底不行吗
2019-09-12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
那天我有个大件的快递到了,被寄到了七八百米外的一个接收站。一路上我喘着粗气擦着汗,搬五步歇两步,艰难地挪动着。刚好同住一个小区的小杰骑车路过,我脑子一热问他能不能帮我个忙。小杰显然有些意外,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小杰的自行车没有车篮,快递只能放在后座上。又没有绳子捆绑固定,小杰只好在前面推着车,我在后面扶着走。刚开始,我对小杰充满感激之情,大恩大德没齿难忘。“至少得请他吃个饭。”我这样想着,正准备发出邀请,谁知小杰却先开了口:“这么大个快递你怎么也不骑个车过来?”
“这不低估了快递的大小和重量嘛,还得多亏碰到你了。”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没想到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小杰的抱怨就没停过:“推着车走可真慢哪!”“一会儿到家晚了,怕是要挨骂了。”“你们女孩儿买东西就爱冲动,也不看看好不好拿!”
我不知再说些什么,只好低着头默默跟在后面。
“就请他喝杯奶茶好了。”这样想着,脚步忍不住加快了一些。
“这条路怎么这么远!以前都没发现。”小杰自顾自地说,一路上我的心也跟着自行车轮一起“咯噔咯噔”地转着。我也发现,这几百米的距离不仅路远而且时间也过得格外漫长。
好不容易到了小区门口,我迫不及待地把快递搬下来,简单道谢之后便匆匆离去。而我心里曾欠他的那杯奶茶,最终因为避之不及而潦草收场。
心理解碼: 抱怨的正确姿势
在生活中出现了糟心的事情之后,很多人都喜欢用“如果当初……”的经典台词来安慰自己。因为“如果当初”的幻想可以在自己无法左右事情结果的情境下,增强自己在无法控制的事物上感知到的控制感。
如果当初我好好练字,如果当初我读了理科,如果当初我用心学习 ……这些抱怨虽然能给我们心理上带来一点儿安慰,但是对现实状况却很难有所改变。
而有一种被称之为“工具性抱怨”的方式却具有解决问题的效果。
相比于慢性抱怨症只是习惯性地抱怨,博取同情的抱怨者只想扮演受害者,进行工具性抱怨的人会针对具体的事情进行抱怨。他们心中有想要达成的目的,而且他们知道是哪里出了错。
比如,他们可能会抱怨:“天啦,为什么你老是在我学习的时候来打扰我,这样真的让我无法专心学习了!”这样的人很清楚怎样进行抱怨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泛泛而谈地说“你真烦人”,或者在背后才说“那个人真是很讨厌”。
他们也不会对改变不了的事情进行无谓的抱怨,比如他们不会因为天气不好、出门塞车而埋怨个不停。
你应该这样做
如果你也是一个经常抱怨的人,你需要:
1. 觉察自己的抱怨是否有助于问题得到解决或改善,如果你的抱怨对于结果没有丝毫影响甚至会让结果变得更糟糕,那么你最好不要那么做。
2. 觉察自己是否在持续性地抱怨。如果是的话,你可能要警惕你也许是在寻求关注或同情,或者你是在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寻求帮助。
3. 对你的抱怨进行探讨可以帮助你发觉那些隐藏在抱怨下面被掩盖的真正情绪感受,而且有可能有助于你提高解决问题和满足自己期望的能力,避免只做无用的抱怨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