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三代单传”摹印人沈伟:“素心若雪”留人间

2019-09-12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盖章沈先生传人

2019年6月15日,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先生猝然离世,年仅55岁。英年早逝实在令人伤痛,而他30多年来潜心钻研的摹印绝活后继无人,很可能就此失传,更是让人扼腕叹息。

人们对沈伟先生的了解,更多的是源自3年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记录片。他是故宫唯一的摹印传人。何为摹印?简单来说是读印、临摹,再刻印之后盖印到修复的书画作品上。在故宫的书画修复工作中,沈伟最后的盖印是重中之重。他成功了,一切大功告成;他失败了,之前的修复工作全部作废。

这份重要,令沈伟无比小心,从读印到盖章,一刀一笔沉浸其中,不但形神兼备,更要展现出不差毫厘的原印风采,体现出刀笔的情景和意趣。为了追求“真实还原”,在盖章之前沈伟更是仔细研究纸张、绢绸的质地,为找准盖章的位置,他会用镇尺细细测量,分毫不差。

摹印,这是一份持重的、孤独的手艺,重重宫门背后,沈伟隔绝了浮世喧嚣。穿过故宫里一条幽深的过道,就是他每天上班的院子。他上班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浇完了花,有時候还会喂猫,他给两只野猫起名“花子”和“灰子”。它们是这里的“宫宠”,夏天趴在红色的窗棂边,冬天趴在暖气上,憨态可掬。

做完这些事,沈伟走进院中最敞亮的北房,挑选一个天气、阳光和心情都俱佳的时刻,拿起刀,这便是属于他的时刻了,聚精会神,一挥而就。仿刻一枚古印,从动刀到完成,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而这之前的琢磨和研究,就不知道要花费多久了。

沈伟始终记得师父的教导——守规矩,一是守住寂寞,二是要认真,不能有丝毫差错。“人家两年、三年画出来的画,我们盖印章就是十分钟,不能错。盖错了没法修,印章是红的,擦不掉的,所以干一辈子不能出错。” 30多年来,沈伟雕刻仿制了1000多枚古印,在临摹的书画上盖了上万个印章,没出过一点差池。

仿刻的间隙,沈伟望着窗外的核桃树和柿子树,那是师父刘玉多年前亲手栽下的,早已是果实累累。师徒两人就在这树下喝茶聊天、琢磨古印,日子就这么悠然地过去了,几十年仿佛就是一个瞬间。

沈伟是故宫里“三代单传”的摹印传人。中国印堂有南陈北金的说法,金禹民大师就是北派的篆刻代表人物,也是故宫博物馆摹印的开创者,金禹民只收了一个徒弟,那就是沈伟的师父刘玉,沈伟也是刘玉培养的唯一徒弟。摹印不但需要技艺,更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博览群书,而且要广临秦汉古印,钻研各种流派,熟练掌握各种技法。这是一门需要专心和吃力的工作。

几年前,沈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他最大的烦恼,“故宫的下一代摹印传人,会在哪里呢?”原本以为时间还有,来日可期。可下一代传人还没选定,沈先生却英年早逝。如今只有他用过的刀具,记录着他的一片匠心。

热议锐评:沈先生溘然离世,一身绝学无人传承,随之消失的是传统的技艺,也是它所承载的文化。为此,我们遗憾、失落,心头生出无以言表的枝枝蔓蔓。然而,通过文字、影像,了解了沈先生沉醉摹印三十余年的岁月,心中又似乎有了某种安慰,甚至些许感激。感谢他“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执着;感谢他守着规矩、守着寂寞,才能让我们看到修复如昨的文物,带我们领略古代宫廷的生活;感谢他不疾不徐的修身养性的态度,让我们在他淡然的身影里,感染着一颗安静的心,涤净功利和浮躁,懂得如何守住自己的志趣。

许多传统的技艺,经受住了朝代的更迭、战火的摧残,却无法融入现代文明的轨迹。我们感叹于摹印技艺的后继无人,这是岁月的遗憾。技艺无法传承,而沈先生其人,“素心若雪,淡如清风”的匠心与风骨,却是精神与心性的传承。愿逝者安息,生者守住寂寞、认真前行。

素材运用:匠心;传承;做好一件事;生命中的那道光;永远在路上……

(资料来源:搜狐网等)

猜你喜欢

盖章沈先生传人
“盖章”
宝宝所患的细菌性肺炎“传人”吗
爱盖章的国王
继女究竟能不能继承遗产
细数京城小菜香
拆错房子
会飞的沈先生假
“非遣”传人的行业担当
盖章
一种翻页盖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