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年11届共产生6个足协主席
2019-09-12应琛
应琛
自1955年成立以来,中国足协曾闹过各种奇葩乌龙,以及雷人处罚。有媒体和球迷指出,这一切,全部根源于足协“外行领导内行”的传统。虽然有关“内行”“外行”的具体定义,有待商榷,但是,中国足协始终缺乏一套专业的领导班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足协的“话事人”,足协主席的更替,最能说明问题。迄今为止,64年来,中国足协共拥有过6任掌门人,其中不少人缺乏足球的相关背景。
黄中
任职时间:1955—1979
原名黄耀中,满族,奉天(今辽宁)凤城县人(今属岫岩)。辅仁大学肄业,曾代表辅仁大学校队出访日本,司职中锋。早在1964年,他就提出建设国内足球联赛的设想,并规划了联赛的框架与发展方向。可以说,他才是真正的中国足球联赛之父。
1955年,中国足协成立后召开了第一届足代会,中国队在1957年首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1958年,中国足协退出国际足联。1964年召开了第二届足代会,前两届的足协主席都是黄中。
李凤楼
任职时间:1979—1985
從16岁开始踢球,在球员时代曾与亚洲球王李惠堂并称“南北二李”。战前在辅仁大学体育部任教。建国后,长期从事足球相关工作。1988年7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1979年,中国足协召开了第三届足代会,李凤楼担任第二任足协主席。中国足协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大家庭,中国队于1981年再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
年维泗
任职时间:1988—1992
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教练员,有“中国足球教父”的称号。1963年至1986年的23年里,年维泗曾先后5次出任国足主教练。
1988年4月出任足协主席。当年他主导了国家红队和黄队的竞争,但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袁伟民
任职时间:1986—1988;1992—2014
排球运动员出身,退役后执教中国女排,获得“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1986年担任体委副主任的他第一次被任命为足协主席,成为第一位“跨界”主席。
1986年、1988年中国足协召开了2届足代会,袁伟民担任足协主席,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92年,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召开第七届足代会,会议决定把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这就是中国足球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山口会议”。之后,袁伟民开启了长达22年的挂名“中国足协主席”之路。
1996年和2003年的两届足代会反响不大。但国足2001年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
蔡振华
任职时间:2014—2019.08
乒乓球运动员出身,曾出任国乒总教练。2014年,第十届足代会在香河举行,蔡振华成为第五任足协主席,亦是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后首位“掌门人”。然而,中国足球始终无法再进世界杯决赛圈。 2018年9月,蔡振华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仍是名义上的足协主席。
陈戌源
任职时间:2019—至今
今年7月刚年满63岁的陈戌源,从2005年6月开始担任上港集团总裁。2013年主导收购上海东亚俱乐部之前,陈戌源的职业履历全部与上港集团相关,与足球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今年5月,上港集团原董事长陈戌源被任命为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自那时起,陈戌源就被看作是新一届足协主席的人选。此后,陈戌源卸任上港集团职务,更印证了这一点。
本届足代会是连续第3届在河北香河召开,他成为历史上第6位足协主席。
与以往足协主席多为“名义”或“挂职”性质不同,陈戌源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协会专职主席,拥有重大事务决策权、人事任免权、财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