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早教亲子活动中的有效观察

2019-09-12李巧蓉

考试周刊 2019年59期
关键词:亲子活动早教

摘 要:在组织早教亲子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其他能力的基础。教师通过选择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和做好观察记录,同时处理好各种有效的观察信息,扮演好亲子活动过程中观察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从而给予亲子适时的、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让亲子活动开展得更精彩,从而促进亲子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早教;亲子活动;有效观察

观察是通过教师的感官感知了解儿童的过程。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在开展早教亲子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环境创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家长指导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等,其中的关键是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制约着教师的其他能力。那么,教师在组织亲子活动时,应如何摆正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观察后处理好各种有效信息,从而给予亲子适时的、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一、 明确观察内容是有效观察的基础

早教亲子活动是教师、婴幼儿和家长三方互动的过程,在每一次组织亲子活动前,教师应明确每个活动环节中婴幼儿的发展目标和家长的指导目标,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而做,明确观察的内容带着目的性去观察,才能很好地进入观察的状态。

(一) 材料投放的观察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根据婴幼儿的发展目标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而材料投放是否适宜,就需要教师观察提供的材料是否满足婴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以及婴幼儿与操作材料的互动情况。如在走走班(一周半)的大运动环节,教师提供拖拉拉的玩具,让宝宝进行绕障碍走的练习。由于提供的拖拉拉玩具稳定性差,玩具一拉就倒在地上,绕过障碍卡壳着,拉绳从宝宝手中脱落,经过几次,宝宝们对拖拉拉就失去了兴趣,不愿意继续练习;又如在跑跑班(两周)精细动作环节中,教师提供瓶子和瓶盖让宝宝进行旋瓶盖的练习,根据《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中两周宝宝动作发展水平,这个月龄的宝宝还无法完成旋的技能,他们仅仅是重复着盖上盖子又取下的动作,因此无法达到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与材料互动的情况,才知道如何提供和投放适宜的材料,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指导亲子推进活动。

(二) 亲子互动的观察

家长是亲子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家长与孩子能否在活动中进行良好互动直接影响亲子活动的效果,如果活动中没有家长的支持和有效参与,教师设计的亲子活动再好也会收效甚微。因此教师根据指导目标对家长和婴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时,应着重关注家长与婴幼儿的互动是正向互动,还是负向或是无效互动。如在走走班(一周半)的运动大冲浪中,蛋宝宝对大球压压显得害怕,一看到爸爸拿着大球压在自己身上,蛋宝宝马上翻身坐起,但爸爸反复让他躺在地上,试图让蛋宝宝完成这个动作。很明显爸爸与孩子的互动是负向的,但爸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恐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观察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指导;又如在走凹凸面的平衡木时,奶奶怕小牛仔走不稳,用两手扶着他的肩膀走过去,由于过度的保护,孩子几乎是身体靠在奶奶的手上走过去的,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活動目标。因此在早教活动中做好亲子互动的观察,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家长固有的教养理念、教养方式与教养特点,更准确地了解婴幼儿的行为特点、发展现状,才能及时实施科学的教育对策。

(三) 活动环节的观察

在亲子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活动目标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环节的设置,而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活动环节的观察,没有细致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有效的指导。如在走走班(一周半)的大运动环节《好玩的大龙球》中,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集体滚球、互踢大龙球、大龙球碰碰、大龙球去旅行四个游戏内容。在“集体滚球”中,家长引导宝宝用双手尽力把球往前滚到对方,而当到了“大龙球去旅行”环节时,则要求宝宝用两手交替推球,要控制大龙球向前滚动的速度和方向,宝宝将滚和推的两个动作混淆,无法按要求进行推球。教师通过观察及时发现活动环节设计不合理时,才能进行有效调整。

二、 选择观察方法是有效观察的关键

在早教组织指导过程中,要想观察记录更有效地为亲子活动服务,教师应选择适宜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记录。

(一) 扫描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也叫全面性观察法。如:亲子活动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材料投放的使用情况等,在某个环节进行整体的、全面的、大致的观察记录。

(二) 定点观察法

又叫重点观察法。可以是对某对亲子进行观察,如家长在指导孩子活动时的有效性问题,也可以是观察孩子个人的情绪、个性行为、材料使用情况。通过观察详尽了解家长与孩子在某个活动环节中的具体互动及行为表现,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提供更适宜的帮助。

(三) 追踪观察法

是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性的跟踪观察,了解他们在递进式亲子活动中的发展水平及经验提升情况,教师可以自始至终地观察,也可以就某意识时段或某一情节进行连续性观察。如针对刚进早教班哭闹的孩子,教师可在亲子活动安定情绪环节中追踪观察孩子的变化,教师只有通过对孩子哭闹持续时间、家长处理方法、孩子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教育指导策略。

三、 做好观察记录是有效观察的核心

教师在早教活动中对亲子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后,不能忽视记录,如果只是单纯观察,那么在观察过程中很多重要的细节,很多教育的契机会因为时间而被遗忘,同时也失去了教师及时引导、教育和调整的时机。因此,做好观察记录是教师有效观察的重中之重。教师常用的记录方式有三类:文字描述记录、表格记录、仪器设备记录,笔者认为采用文字描述记录与食品设备记录相结合,也就是采用图文的形式记录能够更好地再现亲子活动过程,以确保教师的观察呈现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

(一) 图文并茂的记录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根据预设的活动目标和孩子的发展目标,洞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是发现观察的角度,用相机定格画面,将片段的照片记录还原连续的事件,之后教师再以客观、具体描述的方式再现活动过程和场景。

(二) 客观细致的分析

当教师捕捉到亲子活动中的某些表现,或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以找到问题的价值所在,判断是否具有现场的借鉴意义,或是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和遗留的问题,如活动环节的适宜性,材料投放的难易程度和数量增减、亲子互动的“正向”或是“负向”等问题,教师都应作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对亲子互动行为提出指导性建议或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不适宜的活动环节。

从某种程度上说,观察是一直被高调提及,却较少被真正实践的重要能力。在亲子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的观察,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及时捕捉真实的观察信息,客观分析捕捉的信息,提高观察的有效性,为亲子活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让亲子活动开展得更精彩,从而促进亲子的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李巧蓉,福建省漳平市,漳平市宝娘幼儿园。

猜你喜欢

亲子活动早教
农村早教:为了起点的相对公平
智能玩具真的适合当成早教工具吗?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与相关问题阐述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亲子活动在幼儿园应用中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