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组织策略

2019-09-12裴海荣

考试周刊 2019年59期
关键词:组织策略小学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开展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重要性,重点就其组织策略加以探讨,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成效,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组织策略

一、 引言

作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开展对于小学生思想品质、思维逻辑、行为修养等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主导地位,注重创新意识与组织方法、引导学生,使之逐步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 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对于单调、乏味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更愿接触生动、鲜活的社会活动,对于周围发生的情境性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乐于自主探其奥秘,思索原因,并总结经验进行知识的梳理。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无疑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在老师指导下更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使之在活动中汲取多元知识、丰富自身修养。不仅如此,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是小学众多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学科,其所提供的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扬自我个性提供了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导,但不拘泥于教材,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敢质疑、积极提问的习惯,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使其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 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组织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教学要依循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将情境、问题、资料、思考、操作等多元要素进行科学组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 搜集信息,创设情境

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开展前,需提前搜集信息,为课堂情境创设奠定基础。在课前,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搜集形式多样的图片、文字、音像、实物等材料与观点,一方面锻炼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另一方面使之在信息搜集中联系生活实际与认知规律,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深度认知世界。教师可依循学生所搜集的信息,结合课程目标、内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创设情境、构思体验活动。在活动情境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意见与观点,加强情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增强对道德的认知。例如,在“亲情树下我成长”单元中,为了使学生全面认识家庭模式,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背景,以“万家灯火”的绚烂图片,引出学生对于“家”的理解;还可播放《红楼梦》视频,使学生谈谈对传统家庭的认识;亦可展开小型的家庭调查问卷,鼓励小学生调查自我家庭情况、亲子关系;抑或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使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感受家庭的幸福、学习与父母的沟通技巧,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层层递进,逐步感知亲情,学会关爱家人。

(二) 互动引导,丰富体验

在情境活动下,教师应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做好“引、扶、放”,引导学生由“不会”到“会”,依循活动主题与时间,组织学生依循活动主题、目标及要求,主动投入活动中,丰富生活体验,达到手脑并用、思考与操作相结合的目的。在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中,教师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活动言之有物,激活其体验,并在体验中生发道德情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例如,在《难忘的校园生活》中,教师可组织小学生“成长记录”活动,对学生最难忘的瞬间加以记录,向其展示班级集体照片,使其找一找自己、勾起学生快乐的回忆,鼓励其畅谈感受,抒发情感,同时在班级一角设置“展示台”,鼓励学生将自己难忘的成长瞬间呈现在展示台上,可以是一场运动会、一次春游活动,还可以是风景线、感人的友谊,如此可深度调动学生的校园体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

(三) 交流评价,外化践行

在品德与社会活动课开展中,活动交流与评价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活动主题、科学掌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关于活动成果的评价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使学生明确蕴藏其中的知识与观点,因此,该环节并非活动课的结束,而是需要通过交流评价总结得失、内化经验、外化践行,达到总结提升、服务学习之目的。例如,在“诚信真可贵”中,教师可通过“故事屋”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诚信的魅力,认识到失信的后果,并鼓励学生构建学生诚信小档案,以采访话题、真情感言等引导学生对诚信事迹加以交流与评价,培养其诚信意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誠信教育合力,使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真正做到“动之有效”,以“小课堂”展现“大德育”,在“踏雪无痕”之中收获良好的德育效果。

四、 结语

一言以蔽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汲取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意识、深度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品德与社会活动课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搜集信息,创设情境;互动引导,丰富体验;交流评价、外化践行等策略,不断提升课程实践效果,促进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强.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教学的实施策略[N].江苏教育报,2017.

[2]万秀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活动课的实施策略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Z1):29-30.

[3]盛消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活动课的组织与实施[J].新课程(小学),2016(9):46-47.

[4]尚海.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组织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8(11):59.

[5]刘学武.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3(7):24-25.

作者简介:裴海荣,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组织策略小学
基于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问题探讨
英语学习组织策略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的组织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阅读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