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坐浴联合中药贴敷对痔疮术后患者疼痛及排便的影响
2019-09-12柳蓉周丹
柳蓉,周丹
萍乡中医院肛肠科 (江西萍乡 337000)
痔疮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肛门疾病,类型繁多,其发病与年龄无关,但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1]。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痔疮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虽好,但术后会出现肛门疼痛、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在进行伤口换药或排便时,疼痛会加剧,导致其因疼痛而害怕排便[2]。临床上一般采用温水坐浴法、中药熏洗坐浴、穴位敷贴等方式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其中中药贴敷是把药物调制成糊状、丸剂、饼剂或熬成膏,再直接贴敷于穴位、患处,是一种治疗痔疮患者的无痛穴位疗法。本研究探讨中药熏蒸坐浴联合中药贴敷减轻痔疮术后疼痛程度及对排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萍乡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痔疮切除术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20~70岁,平均(43.57±5.68)岁;病程3~18年,平均(5.26±2.45)年。试验组男9例,女6例;年龄21~70岁,平均(44.21±4.23)岁;病程3~19年,平均(5.79±2.8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便血。排除标准:不能正常交流沟通患者;二次手术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于骶管麻醉后行痔疮切除术:患者取左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洞巾;在肛门镜下检查内痔部位,卵圆钳夹住7点位内痔,用电刀沿血管钳切开外痔皮肤,并分离至齿线上2 mm;用10号线于卵圆钳下结扎内痔基部,再加固一道,于结扎线上1 cm处剪掉痔组织,修剪边缘并电凝止血;同法处理11点位混合痔;经肛门镜放入枪管并对准截石位3点内痔,在负压抽吸下将内痔组织吸入枪管;当负压值达到-0.08 MPa时转动驱动轮,直至弹力线环套释放,将内痔组织套扎住;转动推线管释放轮到合适位置弹出推线管,助手左手推线管,右手捏紧弹力线尾部并用力对抗牵引,收紧弹力线前段环套;确认弹力线环套收紧后,术者打开负压释放开关,释放被套扎内痔,稍往后抽拉推线管,露出弹力线前段,于打结处剪断,留长4~5 mm;于套扎内痔端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2 ml,以防止套扎皮筋过早脱落;同法处理9点位内痔;检查肛门括约功能可,观察创面无明显渗血,清点器械无误后,以九华膏纱条嵌压创面,外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
对照组术后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贴敷由大黄、冰片等药物组成,贴敷于患者的神阙穴以缓解术后便秘、疼痛,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贴敷时间为4~6 h,24 h更换1次。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坐浴:药物组成为五倍子30 g、苦参30 g、芒硝20 g、桃仁20 g、黄柏20 g、红花15 g、金银花30 g、苏木20 g、冰片8 g,水煎30 min;水温50 ℃左右时,熏蒸20 min,水温降至37 ℃左右时,坐浴25 min。
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排便顺畅情况、并发症发生率。(1)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周时的VAS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但尚可忍受,7~10分为剧烈疼痛且难以忍受。(2)治疗3周后,患者自评排便情况:无疼痛感为顺畅,有疼痛感为堵塞。(3)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心悸、伤口水肿。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1、2、3周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排便顺畅情况比较
治疗3周后,试验组排便顺畅率为86.67%(13/15),高于对照组的33.3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痔疮是指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患者主要表现为便后出血和脱出,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排便困难[4]。临床治疗痔疮患者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痔疮切除术虽根治效果较好,但其仍为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会产生疼痛[5]。西医认为引起痔疮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有:肛门部的解剖标志以齿线为界,齿线以下组织对痛觉非常敏感,可引起剧烈疼痛;由于痔疮手术切口大,组织损伤严重,残留的多余皮赘水肿均可导致疼痛;痔疮术后感染可导致伤口炎症和疼痛;由于伤口短粗,肛门内分泌物不能及时引流到肛门外,导致分泌物存留于伤口内,刺激创面,引起剧烈疼痛[6]。中医认为痔疮切除术后疼痛的原因为“不通则痛”,患者阳气不通、经脉受损、气血失调导致术后剧烈疼痛。
中药贴敷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痔疮的临床特点所研制的一种外用药物,其是将液体与药末进行调制而成的一种糊状贴剂。中药贴敷于患处与对应的穴位,进行透皮治疗,可活血化瘀、通经调脉,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中医的“熏蒸法”和“浸渍法”即熏蒸坐浴,熏蒸是凭借药力及热力的作用,使气血得以通畅;坐浴是将药物煎汤,直接清洗伤口,使伤口处保持清洁,并凭借热力,使经络开通,伤口处供血充足。两者结合,药物分子同热气上蒸,直接作用于皮下,再加上药物直接淋洗伤口处的冲刷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促进药物吸收,有效降低伤口处细菌及分泌物等引起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进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并可加快伤口处新陈代谢及伤口愈合能力。本研究所用中药贴敷药物中的大黄、肉桂、木香能够起到健脾祛湿、清热解毒的效果;中药熏蒸坐浴药物由蒲公英、苦参、黄柏、当归、鱼腥草、大黄等10种药物组成,有祛湿清热、解毒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3周后试验组排便顺畅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熏蒸坐浴联合中药贴敷可有效缓解痔疮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排便能力。
综上所述,中药熏蒸坐浴联合中药贴敷能有效降低痔疮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并可提高患者的排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