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9-12刘贵琴
刘贵琴
随着卫生保健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健康观念的更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临床工作模式开始逐渐变化、延伸、扩展[1]。在面对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需不断从复杂线索、资料中找到重要信息,做出准确评估,因此在护理教学过程中,需选择一项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满足临床需求[2-3]。传统的教学能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推广,为了保证临床医疗质量,还需加强教学模式的改善,而思维导图属于一种简便易学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帮助护生启发发散性的联想思考,发挥高度的组织性,且利于左右脑双向发展,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4-5]。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教学方式在护生培训过程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的80 人均在2017 年3 月22 日—2018 年3 月22 日期间选取,而研究人员为应届毕业生的护理实习生,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理方案的准确性,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40 人。
观察组男性2 人,女性38 人,平均年龄为(20.35±1.74)岁;学历:8 人为中专生,16 人为大专生,16 人为本科或以上学历生。
对照组男性1 人,女性39 人,平均年龄为(20.46±1.29)岁;学历:6 人为中专生,17 人为大专生,17 人为本科或以上学历生。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学习,且通过角色扮演以及模拟练习方式,加深护生对专业知识认知[6]。
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干预,包括:
(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护生需按照小组形式顺利进入临床教学,首选还需根据患者年龄、性格、学历进修合理分组,保证原则为优势互补,同时还需结合前期任课教学评价,合理安排课程。首先可进行小组讨论,在分析问题后,总结相关问题报道后,再进行整体培训,从而由专业教师进行问题分析、讲解[7-8]。
(2)思维导图的培训:根据教学计划,还需为护生进行相应的思维导图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为:教学具体要求、教学计划、本次思维导图教学目标、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绘制方法、制作原则、基础理论知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用途等。为了加深护生的印象,还需举例说明,且示范思维导图使用方法和导图软件绘制,同时还需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思维导图绘制、制定护理计划、评估各类信息[9-10]。
(3)应用思维导图:为了让护生更加熟悉思维导图使用方式,还需鼓励护生自行进行制定。并在适当时机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教学。首先还需进行模拟演练。思维导图中心分为五个模块,即效果评价、护理措施、护理计划、护理问题、护理评估等。首先由教师进行整个方案的演示,随后要求每位护生再次进行演练,直至所有人员掌握,并对于演练过程中失误之处,还需立即提出、改进[8,11-12]。
(4)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思维导图能够运用手绘和软件绘制,对此还需根据患者爱好合理选择,对于手绘者,还需发放各种彩笔和大白纸,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且需以学生为小组单位,边收集资料边绘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讨论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启发护生的思维,且及时给予评价、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尽可能收集各种典型病例、病种,从而加深护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13-14]。
1.3 观察指标
对比积极性评分、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评分、临床学习效率评分、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技能水平评分、专业基础知识评分。
教学效果:主要通过评价患者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积极性等情况,发放相关知识问卷和问答评估,各项评分项目为100 分,若护生专业知识越强,分数越高。
护生对教学满意度:主要询问护生对教学效果、态度、教学方案的满意度情况,并发放问卷表,满分100 分,若分数≥90 分,即为满意。
技能水平评分:安排护生进行相应的技能操作(包括注射、灌肠、配药等操作)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生技能操作水平越高。
专业基础知识评分:在护生出科时,发放科室自拟的相关知识调查表,若护生专业知识越强,分数越高,总分为100 分。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 17.0 软件处理,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属于χ2检验,用(%)表示,技能水平评分、专业基础知识评分、积极性评分、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评分、临床学习效率评分属于t检验,用()表示,当对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积极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临床学习效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技能水平、专业基础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护理工作模式的改变和信息、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方案逐渐改善和完善,思维导图干预开始广泛用于临床,此项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15]。同时学生作为知识主动、信息加工的探索者和建构者,属于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通过思维导图的干预,能够保证学生的平等性,合理制定护理计划,调动护生积极性和主动性[16]。
表1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分,)
表1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分,)
表2 对比两组满意度和专业知识水平
思维导图能够在护生绘图过沉重,制定护理计划、提出护理问题、分析临床资料,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组间合作性和团结性,利于个性问题的解决,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17-18]。同时护生在绘图过程中,能够利于其清晰、构建全面的典型疾病知识体系,培养护生整体思维、全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利于各项整体护理方案的解决,且可提高临床学习效率,增加护生思考能力,减少文字抄写工作,且通过对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加工,能够辨别出护理问题的依据,激发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不错的效果[19-20]。
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技能水平、专业基础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教学效果(积极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临床学习效率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采用思维导图干预能够保证思维导图的完整、清晰全部绘制出来,更加直观呈现出临床护理知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可激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生临床护理技巧能力,提升全面护理教学质量 。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等特点,用于护生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