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对中枢性呃逆治疗研究
2019-09-12张静
张 静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引起中枢性呃逆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患者颅内疾病发生病变,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患者的脑干神经、颈髓以及呼吸系统,从而引发中枢性呃逆,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呃逆频繁、气逆冲喉、声频而短,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饮食、睡眠等情况,因此,选本院接收的30例中枢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氯丙嗪50 mg肌肉注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注射氯丙嗪穴位的方式开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中枢性呃逆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1.47±4.37)岁,呃逆的持续时间3~7天,平均持续时间(4.13±0.78)d;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3.32±5.16)岁,呃逆的持续时间2~7天,平均持续时间(3.68±0.5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氯丙嗪肌肉注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取50 mg氯丙嗪为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每日两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取50 mg氯丙嗪注射患者的内关穴或者两侧足的三里穴,每个穴位注射25 mg,采用垂直刺穴的方式[1],在患者有针感后进行回抽,无回血则快速注射药物。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呼吸、血压以及意识进行严密的监测与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起效时间、呃逆发作次数以及患者的复发率评价具体治疗效果,其中包括治愈、好转以及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对比(n,%)
3 讨 论
在中医角度来说,呃逆的发生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胃气不降、气逆于上,而采用穴位注射的方式,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注射治疗,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穴位注射时,应该严格注意穴位注射的深度,并且确保注射过程的无菌情况,避免发生感染,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应不予以穴位注射治疗。
由此可见,采用穴位注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将穴位刺激与药物治疗进行完美的融合,这样既能够充分的发挥西药的作用与治疗优点,也能够体现出穴位治疗的持久性,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