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体会
2019-09-12朱国庆
于 荣,朱国庆
(吉林省临江市友谊医院内一科,吉林 临江 1346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47~80岁,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基础组与实验组,各55例。其中,基础组男35例,女20例;实验组男23例,女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基础组
需要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作息护理、日常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生理护理以及床位护理等内容。
1.2.2 实验组
需要接受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第一点,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对病房以及治疗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于心血管患者而言,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可以在病房中放置轮椅或者设置相应的扶手,以便患者更好的开展活动。病房需要每天进行消毒,从而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舒适、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第二点,定期开展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讲座,使老年患者对该疾病有更深的了解,并了解患病的原因。在讲座开展的过程中,患者可以向讲师提问,讲师需要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从而使患者的各种疑惑得以消除。在讲座的过程中,讲师需要详细的讲解与疾病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将患者的预防疾病能力逐步提高,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更加配合医师的工作;第三点,科学的制定营养食谱[1]。心脑血管患者的饮食习惯缺乏科学性,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给予无刺激、低油以及低盐的食物,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进行保证,在饮食中应该添加瓜果蔬菜,不同患者的病情有所不同,因此在食物搭配的过程中应该以患者的病情为主,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严中需要给予过多含钾元素的食物;第四点,于心血管疾病而言,患者不仅要承担着身体上的折磨,而且要承受着心理压力,这部分患者经常会出现紧张、抑郁、焦虑或者是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提起重视,在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或者其它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尽可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耐心,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疏导,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基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现阶段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仅希望接受身体上的护理,而且希望接受心理上的护理。于心血管而言,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的患病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中老年患者在患病的过程中不仅要承受着身体上的折磨,而且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产生了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于常规护理工作而言,其只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相应的护理,但并没有给予心理上的护理,而人性化护理可以弥补传统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缺陷。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主,在护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最适当、最科学的护理方式,不仅在护理的过程中给予患者身体上的护理,而且给予患者心理、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护理工作,使患者的各个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在个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疏导,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本项研究得知,应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各方面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可见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使患者更加信赖护理人员,逐步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的依从性逐步提高。此外,在人性化护理模式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用积极的心态以及良好的语言疏导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使患者的心理更加健康,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