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W理论在心内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观察

2019-09-12李明凤曹爱芳

关键词:心内科考核成绩专科

李明凤,曹爱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1900)

心内科为临床主要科室之一,其专科护理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抢救危重患者并开展临床护理,临床特点为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大、急危重、医疗技术要求高、频繁应用高精尖仪器及突发抢救现象多等[1-3]。护生在实习阶段重点在于结合临床理论与实践,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短时间内对心内科专科护理技术要点予以掌握并在临床中积极运用,进而提升独立工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实习期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亦可作为护理教育的深化与延伸,促使护生转变为专业护士,综合素质得以增强。为此,临床心内科一定要强化实习护生带教工作。近年来实践[4-5]发现多数实习护生缺乏目标,且未掌握合理方法,对有创性操作的学习过于注重,而忽略学习基础操作与专科理论知识;再加之带教老师的水平与意识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心内科在不断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实习护生带教效果,发现应用6W理论效果较好。该理论属于市场营销策略之一,概括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动机为6W(what、when、where、who、why、how),注重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为探讨6W理论应用于心内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现将实习护生12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跟班带教方式,观察组应用6W理论带教。所有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其中,对照组年龄20~25岁,平均(23.4±1.0)岁,文化水平:42例为大专,18例为本科;观察组年龄21~26岁,平均(24.2±1.3)岁,文化水平:46例为大专,14例为本科。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跟班带教方式,带教老师由工作连续时间超过5年且职称在护师以上的护士担任,即护生遇到问题后便提出,而后由带教老师讲解,按时参加科室与护理部组织的护理与业务学习及教学查房。观察组采用6W理论,具体如下:

1.2.1 将入科计划制定出来 在护生入科前要先制定计划,结合心内科专科工作所需与护生特点开展入科教育。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与环境设施予以介绍,同时使实习护生简单了解心内科护理常规与常见疾病。注重服务态度、法律意识教育及安全护理的宣教,培训实习护生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精神,使其对护理事业保持热爱,让其了解护理事业的高尚性,重视患者生命与痛苦,且尽量帮助患者解脱。这样一来可促使实习护生从学生向护士转变,适应角色。

1.2.2 将带教计划科学制定出来 为确保心内科患者实习质量优良,本科室由护士长、带教老师共同开展管理工作,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将带教目标与计划科学制定出来,且制定学习计划,由浅入深。

1.2.3 带教方法。带教老师同样由工作连续时间超过5年且职称在护师以上的护士担任,于入科开始应用6W理论,在每天的操作与理论学习中融入,内容如下:

1.2.3.1 实习第1~2周:①What(什么事):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院校带教要求与目标予以确认,将临床带教路径表制定出来,入科后对该路径表学习内容予以详细讲解,确保实习护生在学习时每日、每周都有重点。上班前带教老师对今天的班次予以讲解,并对当天的学习要求与目标予以了解。②Where(什么地方):带教老师需结合地点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如在治疗室可讲解与示范无菌操作原则、核对大型输液方法、如何准确加药,若在病房内则示范操作心电监测、静脉输液等流程、应用微量泵方法与快速血糖仪、抽取动脉血气、监测血氧饱和度等。若为急救患者则示范心肺复苏方法、简易呼吸机、除颤仪、有创动脉血压及临时起搏器的监护与使用等。③When(什么时间):除结合教学地点选择教学内容外,带教老师还应对带教时机与带教时间予以合理选择,如在白天集中讲解常规性内容,如静脉输液操作讲解与示范、铺床等,中午或夜间待患者处于休息状态时则讲解如何结合疾病特点对病情予以观察。若为急诊患者,入院后带教老师应讲解正确接诊方式与需准备的药品及物品等,如何对护理程序予以利用以评估患者并据此制定护理方案。抢救患者时需在现场讲解在抢救中应该如何配合、如何应用各类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术等。④Who(什么人):护理工作面对的人千差万别,带教老师需与患者性格特点、年龄及学历等相结合向护生示范有效沟通方法,对患者当前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予以了解,并鼓励护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沟通,而后带教老师指出存在问题,由此强化实习护生沟通技巧与沟通能力。

1.2.3.2 实习第3周:Why(为什么):带教时带教老师要对实习护生发挥引导与启发作用,启发护生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引导不断找出问题并自我总结,对评判性思维予以合理运用,将主观能动性调动后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书本知识讲解,帮助护生联系临床实际与理论,将独立思考能力提升。

1.2.3.3 实习第4周:How(怎么做):当护生了解到应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对什么人做什么事及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就要迈向更高层次,即How(怎么做)。因心内科患者病情多危重且急骤,且多数为老年人,护理时经常会出现紧急情况或意料之外的状况,为此带教老师需及时指导与现身说法,示范矛盾解决与危机化解的方式,且传授经验给实习护生,尽量将其工作过程中弯路与错路减少。避免护士在实习过程中发生护理差错。

1.3 评价方法[6]

出科前3 d对两组实习护生操作与理论知识予以考核。而后护生出科时带教老师用本科室自制护生工作能力评定表对其工作能力予以评估,内容包括目标性、工作态度、批判性思维、工作完成状况、沟通交流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掌握专科知识程度、运用护理程度及操作娴熟度等,共划分为4个等级,即不合格、合格、良与优,对应分值分别为1、2、3、4分。而后护生对自我能力评价量表与对带教老师评价表予以填写。其中自我能力评价表内容为掌握专科知识程度、职业价值感、沟通能力、运用护理程序、自我实现、自信心情况、操作娴熟度等;评价带教老师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书评、操作示范能力、带教态度与意识、业务讲座能力、沟通能力、干预应急事件能力及爱伤观念等。应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较满意及非常满意,对应分值分别为1、2、3、4、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操作考核成绩 理论考核成绩对照组(n=30) 85.2±6.4 84.6±5.7观察组(n=30) 91.6±8.2 91.0±6.2 t 4.379 5.025 P<0.05 <0.05

2.2 两组评定结果对比

观察组护生能力评价、护生自我评价及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评定结果对比(±s,分)

表2 两组评定结果对比(±s,分)

组别 护生自我评价 护生能力评价 护生评价带教老师对照组(n=30) 26.7±3.2 23.8±3.3 25.9±4.2观察组(n=30) 34.2±3.8 33.0±4.1 35.2±6.7 t 4.381 6.891 6.518 P<0.05 <0.05 <0.05

3 讨 论

护生实习是从学生向合格护士过渡的主要阶段,亦是理论与实际相连且向临床输送实用型护理人才的主要阶段,为此临床一定要确保教学质量与实习效率。带领实习生完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病房的转变。科学的带教方法通常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6W理论可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将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提升。护生在学校学习无法真正掌握操作技能,通过6W理论带教护生不仅可对理论知识予以巩固,还掌握了操作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实效性与实用性增强。本组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报道相近[7]。

在带教中应用6W理论还有利于将护生职业价值感树立,使其实现自我价值。6W理论要求带教老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管床且护生在护理过程中亲身参与,有的放矢,使得护生可对护理程序予以有效利用,对工作的目的性与目标性更加明确,确保工作顺利完成,且工作积极性也更高,将职业价值感树立后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满足与自信[8-10]。本组表2显示观察组实习护生相较于对照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能胜任。

除此之外,在带教中应用6W理论还可将护生独立思维启发,将主观能动性提升。该理论将循序渐进与从易到难的过程充分体现,因心内科患者有复杂病情,应用高精尖仪器且类型较多,且有较强的专科性,常规跟班带教方式导致护生无法快速适应。而应用6W理论后第1~2周老师让护生了解在何时何地应该对什么人做什么事,第3周再讲解原因,将自身启发与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培养护生独立思维能力,学会自主发现、总结问题。到第4周时带教老师再与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充分结合,使学生掌握对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与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构建自己的体系。这样一来,护生可成为有效执行医嘱与流程的护士,且具备主观能动与独立思维。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6W理论优势明显,且护生与带教双方均比较满意,可实现双赢,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内科考核成绩专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