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
2019-09-12常丽,周丽,黄秀
常 丽,周 丽,黄 秀
(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心内科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和病状繁复改变和特点,需要一支掌握专业性技术、有团队协作精神、应急性强的护理团队。新入职的护理人员作为心内科的新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是护理团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士角色,提高护理专科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和核心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因此,心内科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与考核管理体系,通过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方面管理,评价分析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的方式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心内科新入职护士24名作为规范化培训组。另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心内科新入职护士24名作为入传统培训组。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取得护士资格证书,自愿参与本研究;入院后已接受医院统一岗前培训1个月以上,至心内科完成轮转培训工作;均为护理专业应届、历届毕业生。排除标准:培训期间调入非临床岗位的护士;培训期间辞职护士。
1.2 方法
规范化培训组,采取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干预,传统培训组采取常规传统培训及考核管理干预。
1.2.1 培训目标
首先制订培训目标,经过专业培训,使新入职护士掌握心内科科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程序,掌握心内科护理的专科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以及心血管常见病例及心血管介入的术前术后护理。在培训中将理论与临床实践带教相接轨。
1.2.2 培训方式
科室成立带教小组,制定新入职护士培训路径。由护士长担任带教组长,护士长为新入职护士安排1名总带教老师和1名跟岗带教老师,采用跟班带教方式。
1.2.3 培训内容
包括入科教育、护理风险管理培训、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①入科培训内容包括中医药文化、科室文化、沟通技巧、护理文书、医学人文、护理服务、职业礼仪、院感知识、心理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工作责任心。②护理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核心制度、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处理、风险管理相关技能培训,如心电图的辨认、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抢救程序等相关风险管理技能,从而提升新入职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和能力[2]。③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护理制度与抢救流程,涵盖基础护理知识及专科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和技能及心脏病治疗新进展,掌握心内科特殊技能和理论知识,使心内科新入职护士不仅具有单一的专业知识,并且有助于提高她们对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判断能力。④专科操作技术培训内容:对急救和心内科专科技术进行强化培训,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根据护士50项护理操作技术及本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安排,内容包括基本的护理操作、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各项护理抢救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等,采用示教、观看视频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2.4 培训考核
由护士长、带教老师等组成的考核小组,按照培训路径表定期对新入职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
1.3 评价方法
1.3.1 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评估
每个阶段结束后,理论采取笔试考核,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实践操作采取逐项考核、随机考核、标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0分以上为合格。
1.3.2 核心能力评估
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包括护士专科护理能力、思维模式、领导能力、人际相处、教育与咨询、法律知识、专业发展等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5级评分法,由1~5分,分数越高,能力越强。采用护士自评的方式,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评估
规范化培训组护士实践操作成绩(94.41±2.20)分、理论考核成绩(95.28±2.29)分,均优于培训组,分别为[(88.24±2.02)分、(85.52±2.3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评估两组核心能力评分
规范化培训组护士7个核心能力指标评分均优于传统培训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评分评估(±s,分)
表1 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评分评估(±s,分)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专科护理能力 思维模式 领导能力 人际相处 教育与咨询 法律知识 专业发展 总分规范化培训组(n=24) 27.01±1.11 29.14±2.11 26.26±2.13 24.14±2.11 16.55±2.11 26.16±2.40 18.60±2.40 164.12±8.50传统培训组(n=24) 24.55±1.21 27.52±1.08 24.10±1.02 22.01±2.55 14.65±1.38 22.08±2.41 17.03±1.22 148.20±9.01
3 讨 论
新入职护士培训是护理专业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最初阶段,对其今后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起了很重要作用,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3]。我院在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缓解了新入职护士的身心压力,对促进人才成长及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从而提高其工作满足感,对新进护士进行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干预是使之成为一名高素质、专业化护理人才的关键,是提高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及核心能力有效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