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工者”马明哲 和他的商业神话

2019-09-12刘爻寒

中国新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平安保险明哲打工者

| 文·刘爻寒

马明哲这位因太过低调而时常被忽视的掌门人,带领中国平安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马明哲是谁?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那么马云、马化腾呢?当然是被大众所熟知的。事实上,正是这位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名字的马明哲,与大名鼎鼎的马云、马化腾一同被称为中国商界“三马”。

马明哲,这位颇为低调的商界大佬,就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他在国内金融界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二马”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的地位,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金融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想知道金融商业在未来将要发生什么,就去看看马明哲在做什么。

在马明哲的带领下,中国平安这家民营公司,在2018年的净利润高达1200多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20.5%左右。这个数据显示,这家企业每天就能赚到3.3亿元的净利润。不仅如此,中国平安还成为第一个“营收净利润破1000亿元大关”的非国有企业。

不得不说,马明哲这位因太过低调而时常被忽视的掌门人,带领中国平安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从助理到掌舵者

有人说,马明哲的发家史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史,马明哲的荣耀也印证着深圳的兴盛。

1955年,马明哲出生在广东湛江。他的成长经历有着浓厚的时代印记,回城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社保公司的经理助理。也正是在这里,马明哲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被誉为“蛇口之父”的袁庚。马明哲因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袁庚记住了名字。

当时蛇口的工人经常发生工伤事故,马明哲建议每人每月交一定数量的钱作为基金,为工伤或离职人员提供保障。得到袁庚的认可后,马明哲全权负责操持这项工作。这是马明哲第一次接触保险的世界,也是第一次了解到保险行业的规则。

1986年,马明哲得知工伤保险属于商业保险,需要申请牌照。于是他仔仔细细将所有的问题都研究明白后,便向袁庚提议成立一家商业保险公司,以期恢复招商局办保险的传统。2年后,袁庚委派马明哲参与平安保险公司的筹建工作。

1988年3月,央行正式发文批准成立平安保险公司,由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平安保险正式挂牌成立,年仅32岁的马明哲被破格任命为总经理(后被任命为副董事长)。

平安保险公司带有显著的蛇口“改革”气息,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保险公司。多年后,平安保险和招商银行一起,成了袁庚履历表上最辉煌的“作品”,马明哲也成为了他最得意的一员大将。

创业之初,虽然算上马明哲只有13个员工,但马明哲并没有让股东们失望,平安保险的营收第一年就达到了418万元,利润为190万元。

1992年,在马明哲的推动下,平安保险将企业模式改为员工集体持股,平安职工合股基金公司成立。自此,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紧紧地拴在了一起。而马明哲以新公司负责人的身份担任平安董事长。

在马明哲担任董事长后,逐渐显现出他极具前瞻性的一面。在他看来,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他们需要一种能省时省力,多元化、个性化、一站式的服务,而这些只有综合金融能够做到。

于是,在1993年的员工大会上,马明哲提出了他设想的中国平安发展策略:做综合金融,朝金融控股这条路走下去。马明哲也因此有了金融“将来时”的称谓。

马明哲有一个著名的观念:“中国的保险事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也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事事都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河上已经有桥,我们就不必去冒险涉水,付一些过桥费就可以过去了。风险小,也赢得了时间。”

马明哲直到9年后才实现综合金融的蓝图。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中信、光大、平安3家综合金融控股试点集团。至此,平安保险在综合金融的道路上有了突破,并且具备普遍意义上的“金融全牌照”(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信托、租赁),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全牌照企业之一。

而这一年,对于马明哲来说,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平安保险还吞并了深圳商业银行、东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此举一度震惊业界,马明哲也成为保险圈的偶像级人物。

从此以后,平安保险的发展更是越来越好,业绩层层攀升。

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薪酬榜上,56岁的马明哲排第二名;2017年,平安已经拥有4.4亿用户,1.6亿金融客户,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9位。

2018年,中国平安在财富世界500强再次上升10位,名列全球榜单第29位,在中国入围企业中排名第7位,蝉联中国内地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同时,在全球金融企业排名中,中国平安名列第5位。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对人才的执着

求贤若渴和广揽人才是所有成功者的根本特点,这是确保事业成功和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成功者的专长就是能够给不同的人才确定适合的身价,并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合适舞台。

马明哲正是这样一个重视人才的成功者。他一直将人才放在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他在其著作《平安心语》中说:“人为先,策为后。没有合适的人,再好的策略也没有意义。”

为了说服“亚洲保险教父”梁家驹加入平安,马明哲在2003年“SARS”期间多次赴港,最终成功邀请梁家驹于2004年1月加入中国平安,担任平安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并带来了助手李源祥。回过头来看,正是梁家驹和李源祥的加盟,才奠定了平安人寿十多年高歌猛进的发展基础,使中国平安完成了从单一的财产保险到综合性现代保险公司的战略转变。

马明哲向来强调要做好人力资源的经营,而不是一般性的人事管理,目的是积累、培育并发挥好人力资源的价值,从引才、选才、育才、励才等角度,视人为有价值、能增值的资产并做好经营。他将办公室悬挂多年的书法作品“海纳百川”视为人生信条,“吸纳来自各方的人才”是其第一重含义。而“海纳百川”则是所有平安管理层最喜欢说的词之一。

业内流传,平安基本没有挖不来的人。据说,马明哲求才若渴,只要被他盯上,他可以让猎头公司的高管在你办公室楼下的咖啡店办公,天天找你喝咖啡,直到打动你。

为了打开银行业务版图,马明哲又邀请了在国际上拥有7次银行并购经历的花旗银行的理查德·杰克逊加入;原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的加入,帮助中国平安完成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在谢永林的麾下,平安银行又进入了零售战略转型;曾担任麦肯锡全球资深合伙人的计葵生加入平安后,带领团队创建了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陆金所;2014,马明哲又挖来了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兼阿里软件(阿里云前身)总裁王涛,在王涛的带领下,平安好医生横空出世……

显然,马明哲正是一个能用人、敢用人的人。同时他也相信,管理的国际化,关键是人才的国际化。在平安,外籍高精尖人才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外脑”,这些外籍人才也是平安战略执行的重要人才支撑。迄今为止,我国金融业仅4位外籍高管荣膺中国政府“友谊奖”,而这4位均出自平安。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马明哲就在平安内部开始推行国际化管理战略,并率先引进外籍高管。例如:为做大保险主业,陆续引入在保险业浸淫多年的黄宜庚、梁家驹、李源祥等人才;从麦肯锡等国际知名企业引进的咨询、精算、信息技术领域高级人才,其中代表包括张子欣、斯蒂芬·迈尔、姚波等;为做大综合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陆续引入的理查德、计葵生、陈心颖等人。

前高盛(亚洲)的主席胡祖六曾评价:“平安在人才国际化方面,是中国做得最好的企业。”

可以说,平安带有强烈的马明哲印记,他也许是国内最善于放权的金融企业大当家。马明哲说起自己的管理哲学:“我两只手都是空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每家公司,都各有自己的一双手,他们非常专业、高度敬业,日常经营管理交给他们,我非常放心。”

其中2012年年底加入平安的陈心颖就是个最鲜活的例子。作为外籍年轻高管,短短几年时间,她已经成为中国平安集团3个联席首席执行官之一。

马明哲曾在《平安心语》中指出:“一个产品的领先,顶多就是一年半载;一个系统的改进,顶多也就两三年的优势;而一支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队伍才能带来持久的领先优势。”

“用他们(外籍人才)来培养本土人才,通过传帮带、轮岗等多种方式,把我们重点培养的人才交给他们来带,最终带动本土人才的成长。”马明哲曾说。

媒体曾经爆料,有一次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问马明哲:“你管理平安万亿资产,有什么秘方?”马明哲说:“我能有什么秘方,就是用优秀的人。我这有很多年薪千万的人。” 回去后,杨国强对时任碧桂园人力资源总经理的彭志斌说:“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

马明哲在引用外脑方面,从来都不吝于给高工资。时至今日,在中国平安,排名前100名的高管中,超过60%为海外引进人才,平均工作经验超过20年。

懂得欣赏科技的人

马明哲创立的平安,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回顾往昔,第一个10年,平安在探索现代保险,搭建体制机制;第二个10年,平安专注保险经营,探索综合金融;第三个10年,平安强化综合金融,探索“金融+科技”。

平安金融培训学院

这些年来,不断加盟的顶级人才,也开拓了中国平安的视野,让马明哲能够时刻洞察全世界的商业创新。过去20多年,他一直将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作为参照系。近几年,他将互联网公司作为重点对标对象。

中国平安的创新,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保险和金融业。马明哲曾在内部报告中提到,如果说过去30年,平安打造的国际领先综合金融集团这个孤品是“河东”,那么,站在新起点上,平安要走向“河西”——一个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马明哲是一个懂得欣赏科技的人,事实上,不仅仅是欣赏,他还是一个科技的践行者。

据媒体报道,2012年-2013年间,马明哲在很多场合出现时更像是位资深IT男。他常常与金融圈、IT圈、投资圈、媒体圈的人谈起“O2O”“大数据”“二维码”等概念。

那几年,马明哲对科技和互联网的兴趣与日俱增。去美国的时候,比起传统金融家常去的华尔街,马明哲更爱泡在旧金山的湾区和硅谷。他在平安内部会议和代理人高峰会上都强调同一句话:“未来40年,数据将改变一切。”

在最开始,马明哲决心投资科技领域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问:“平安的金融做得好好的,怎么搞科技了?”当时BAT如日中天,小米、京东还处于追赶者的角色,传统金融机构被视为“大象”,而大象跳舞被认为只有IBM才能做得成,保险、银行被视为即将被替代的角色。

但马明哲对于科技改变未来的前瞻性使得平安在此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1年,马明哲邀请会讲一口地道中文的美国人计葵生担任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2012年,马明哲挖来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在麦肯锡担任全球合伙人的的陈心颖,出任中国平安首席运营官兼首席信息执行官,负责IT、后援等重要运营及技术部门;聘请高管团队负责平安健康险团队向互联网化转型、打造孵化互联网创新业务平台、推出电子钱包“壹钱包”等。

上海陆家嘴平安总部

经过数年发展,平安不仅在互联网转型浪潮下站稳了脚跟,甚至设立科技研究院,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反向输出,赋能中小金融机构。时至今日,平安集团已不仅仅是一家传统金融巨头,而是逐步向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靠近。

马明哲在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用3句话概括金融、科技和生态在中国平安内部的关系: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所谓科技赋能金融,是我们要利用科技手段,让金融核心业务发展得更好,更有竞争力,这是第一步。”“第二步,科技赋能生态。我们把过去建立起来的科技手段拿出来,用它赋能生态,也就是金融、医疗、房产、汽车和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平安通过生态融入到社会,融入到客户当中。”“第三步,生态建立好之后,我们希望用生态来赋能金融。过去传统的金融模式是先卖产品再做服务,现在是先提供服务再提供产品。我们相信这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全球性趋势,这就是我们提出来的‘金融+生态’的战略。”

2019年6月29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的“50家最聪明的公司”榜单中,中国平安入围。同时上榜的还有华为、台积电、京东方、赛灵思、英特尔、特斯拉等巨头企业。

张江平安后援中心

与科技巨头同台共舞,平安早已不再是原来的平安,已实现从金融跨界科技。在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发明专利排行榜(TOP20)上,中国平安凭借2018年全年120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超过腾讯、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

截至2019年3月31日,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15316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其中PCT及境外专利申请数3761项;2019年的前4个月,中国平安平均每个月增加800多项专利,平均每天增加近30项专利。

据平安科技CTO方国伟透露,平安目前积累了3万名IT开发人员,科学家人数已达1000位。作为平安集团的高科技内核,平安科技正加速推进以AI为核心的企业进化。

正是马明哲的高瞻远瞩,让平安这艘巨轮在5G、AI来袭的新时代,规划了金融和科技的双线发展轨道,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金融+生态”建设,为平安在新技术革新时代的逆袭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在过去10年里,平安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已超过500亿元,这为平安换来了5家研究机构、3万多名科技研发人员、逾1000名顶尖科学家以及两个海外研发中心,并积极与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高校、机构合作产出科研成果。

如今,已64岁的马明哲总是自称自己是“打工者”,中国平安虽然是由马明哲所创,但它并不属于马明哲一人,而是属于所有股东,马明哲甚至并不位列十大股东之中。在他看来,“一个人在这个位子上迟早要离开,不能把个人的兴衰跟企业绑起来,马明哲只是一个‘打工的’。”

猜你喜欢

平安保险明哲打工者
“无主”打工者受伤谁担责
保险行业交叉销售模式分析与完善建议
GPS定位精度研究
GPS定位精度研究
平安保险公司客户自助服务管理系统设计
十年前他为平安保险写传记
靠违法手段获利的打工者没有生存空间
等我当了……
2015年打工愿景调查
High-resolution boosted reconstruction of γ-ray spec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