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距离采访开国将军:他们是全球战伤最多的将军群体

2019-09-11

新传奇 2019年30期
关键词:开国许世友将军

在秦天主编、吴东峰撰稿的《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一书中,刘亚洲上将在序言中写道:“本书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不是将军传,也不是战争史,而是数百位将军的集体‘亮相,共同‘口述。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例,以零距离采访的史实,和笔记体史笔的形式,整齐列队于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出生入死的命运轨迹,苦难辉煌的人生历程,大智大勇的战争功勋,舍生忘死的英雄品格,折射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高原。”

刚当兵就有幸接触声名显赫的上将

我(作者吴东峰)17岁参军,在军营生活了32年,主要从事的职业是军事记者。我亲眼见过的第一位将军是许世友,采访的第一位将军也是许世友。1968年冬天,作为江苏省军管会的警卫战士,我有幸见到了当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江苏省革委会主任的许世友将军。在一座森严的院子里,我们一个排的官兵列队站在楼下的走廊两边,手举着《毛主席语录》,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终于一位穿着棉衣棉裤的矮个子军人从楼上匆匆而下,在我们中间穿过,后面紧跟着一群警卫。当时,我们挥动着红宝书,十分起劲地喊着“向许司令员学习”、“向许司令员致敬”的口号。由于激动地兴奋不已,当天晚上许多人趴在床沿上给家里写信,报告“我见到了许司令”这一特大喜讯。而我压根也没有想到,以后能和这位开国上将面对面地进行交谈。

开国将军不是脸谱化的英雄

對于开国将军,长期以来我们存在误读:一种是把他们神化,认为他们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还有一种是把他们鬼化,也就是妖魔化,认为他们是没有文化、思想僵化保守、杀人放火的造反派,其实都是误读。开国将军的形象与我们平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和电影里也不一样,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陈士榘将军个子大,架子也大。我采访他时如同一座小山,缓缓从卧室移出进会客厅,虽然已年逾八十仍风头不减。将军头戴黑色花锻圆形帽,身穿红色对襟大褂,花花绿绿中显高贵典雅。将军夫人李峥向我介绍,将军已多年不接受记者采访,我写的那份采访提纲,将军看后很惊讶说:“这位小同志还可以和他聊一聊。”没想到我们一聊就聊了两个半天。

当张爱萍将军拄着拐杖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位被誉为“军中才子”、“马上诗人”的将军,在“文革”后期被“四人帮”视为邓小平的“四大金刚”之一的将军,为我国航空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将军,竟是如此谦恭随和。当我向将军提出合影留念的要求时,他不但欣然应允,而且无论如何也不愿居中。这种平民作风,与时下一些官员的老爷做派在我心中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我去采访塔山阻击战中第四纵队参谋长李泽福时,看到他一点也不拘小节,面对着我,把腿跷得老高,破袜子上露出两个像生姜一样的脚指头;被称为“王疯子”的王近山将军,也就是网上讨论的《亮剑》(下面有售)李云龙的原型,实际上是美男子,长得像是白面书生模样;陶汉章将军戴着礼帽,摇着折扇,他是《孙子兵法概论》的作者,在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时,我曾陪同他到驻港部队送书,他能用英语与士兵对话。

世界上战伤最多的将军群体

在我采访的200多位开国将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负过伤。如果把他们身上的弹创累积起来,比任何国家将军身上的弹创都要多!肯定可以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简单举几个例子。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徐其孝将军,是我采访过的开国将军中弹创最多的一位,究竟身上有多少弹创,他自己也说不清。当时,老将军扒开自己的上衣,露出麻麻点点的肚皮,用手拍拍胸脯说:“你数数,起码30多个,我都是前面负伤的,在背后负伤是逃兵!”他们负伤的情况,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如刘昌毅将军也是一位被称为“猛张飞”的战将,他的全身差不多每一个部位都有战创,包括最暴露的部位和最隐秘的部位。

使我感到惊讶的是,无论是军事指挥员,还是政工干部、后勤干部;无论是一线指挥员,还是机关工作者;无论是以性格勇猛著称的猛士型将领还是博学多才的秀才型将领,几乎很少有将军身上没有战创的。据不完全统计,我采访的200多位将军中,有弹创记录者170多人,累计战创400多个,平均每人2个以上。这在中国战争史和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罕见情景。(澎湃新闻网)

猜你喜欢

开国许世友将军
赞比亚开国总统去世
哼将军和哈将军
马援将军
将军驾到
月下笛
许世友五跪慈母
梁武帝出家
点兵
许世友参军记
“餐桌旁的风采”之—周恩来与许世友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