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厂校协同创新”与“创造力平衡”模式的影视服装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中国服装史”课程教学为例

2019-09-11洪文进1唐颖2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饰创造力

洪文进1 唐颖2 3

(1.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2.江南大学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3.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意大利 米兰 20158)

“中国服装史”作为影视服装设计专业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是专科生、本科生以及服饰史论研究生必须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服装设计爱好者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入门课程。其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更是其影视服饰设计灵感来源的重要源泉,是现代物质文明极具丰富时代下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国内学者研究中,对中国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不胜枚举,如边晓芳[1]指应以适应学生职业需要求为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王东[2]等阐述了中国服装史课程对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性的目的,从而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王康[3]等详细介绍了如何调整服装史理论教学内容,重建考试模式。但并未结合高职学生自身优势特征,对课程教学系统化改革。

因此,本文结合了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优点,突破传统理论教学,进一步平衡学生创造力,提出了以创造力平衡为前提,厂校协同发展的课程教学方法。对于以影视服装设计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专科学生来说,学习中国服装史不仅具有传承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作用,而且具传统服饰文化创新层面的意义。这也是今后适应影视服装设计师岗位需要的基础,尤其以当前文化与商业化创新产业相结合的新时代产业下,有效的学习“中国服装史”课程就尤为重要了。

一、课程教学改革依据

(一)授课对象分析

高职学生总体呈现出理论学识较弱,课堂学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课堂主动性欠缺,对课程内容的独立思考和点评能力较差。依赖老师的百分百讲解,从而僵化了自身的创造性学习思维。虽然,高职学生在理论性课堂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其实践应用能力较强,又由于当前的高职学生大多数为“90后”,正值思想活跃,创新能力极强的时期,创造力发散思维极具丰富。因此,根据以上授课对象的个体性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学生平衡其创造力,将其创新能力正确引入课程教学轨道,并结合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实践动手能力为手段,就能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对“中国服装史”课程学习兴趣,由此进一步在影视实践中得以创新应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并进行市场化推广。

(二)课程性质分析

“中国服装史”是服装设计专业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是专科生、本科生以及服饰史论研究生必须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服装设计爱好者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入门课程。其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影视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更是其设计灵感来源的重要源泉,是现代物质文明极具丰富时代下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对以影视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专科学生来说,学习中国服装史具有创新层面的意义,也是今后适应影视服装设计师岗位需要的基础。但现实教学中,无论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对服装史课程的学习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的枯燥与乏味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门课程以理论为主导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将面临大篇幅的文字,且出现诸多不认识和不了解的古代专业术语,其识记性差,造成了降低课程学习兴趣点。

第二,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一贯的理论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且同时没有将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服装史课程学习完美结合,造成了学生上课被动理论接受,而不是富有实践创造性主动吸收。

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学生学习影视服装设计专业技能状态,以其学习技能强弱为实施培养创新能力标准,将厂校协同创新分为:技能获取、技能学习、技能巩固和技能应用四个阶段,根据影视服装设计内容体现“学”的本质,有选择性的应用于“工作坊”项目教学设计中,达到专业技能应用的协同创新目的。

因此,在整合影视服装设计课程体系和协同创新模式相匹配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体系时,建立与创新设计能力相适应的科学课程结构,按设计理论基础,分类设计、创新设计、系统化整体设计组成教学中教与学的任务型与自主学习型服装设计体系。打破传统“工作坊”教学模式,围绕产品商业化应用风格,协同创新能力一致的设计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理念。

建立以“协同创新”,“创造力平衡”教学为动力,“工作室学分制”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对影视服装设计教学提出优化改革方案,如表1所示。建立与服装企业、时尚杂志、品牌、设计工作室等密切联系,充分搭建与影视剧组、媒体、工厂的协作桥梁关系,构建学校—企业(工厂)—学校的厂校协同创新模式。

(二)课程教学设计改革

1.专题分类导入。中国服装史与西洋服装史的教学方法不同,中国服装史主要以历代王朝的更替为轴,以历史时间顺序为导向,系统介绍了不同王朝的典型服装形制。从艺术、美学以及制度的角度,分析服装的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突出中国古代服装的形式美。因此,出现的服装款式、色彩,材质很多,学生很难记忆,加之中国古代历史各王朝的制度不同,极易使得学生学习疲劳,效率低下,甚至厌倦课程。因此,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将课程新课的导入分为两种方法:

第一、专题影片导入法。根据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以独立的王朝为专题背景进行讲授,新课导入时,结合现代媒体,选用以该王朝为背景的影视剧或视频进行对历史知识的初步了解,使得学生头脑中形成特定的历史时期概念,从而从剧情中提前感受该时期服饰穿着风格,为课堂的正式讲解奠定先行基础。

第二、文字导入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出现诸多对当时服饰形制和制度的文字记载,通熟易懂,且具很强的识记性。例如,在《晏子春秋·杂下九》中就有描述:“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极其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先秦时期袍的大袖形制特点。强化的学生对特定服装款式的记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特定历史时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图片对比授课。在中国服装史中,对典型服装款式的描述多以文字记录,且难读难记,造成学生对课程的疲倦。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以服装款式图(陶俑,壁画等)代替文字,通过教师对图片中服饰形制的解释和阐述,使学生的课堂信息输入转化为图片,最终得出具体服饰形制的总结,并与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对比,再次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利用该王朝时期具有典型的卷画进行特定故事(野史性事件)解说,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荡漾在该时期历史中回顾典型服饰形制。

3.1+10分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中国服装史特殊的课程性质,改变传统以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从而避免学生上课乏味,疲劳等现象。因而,以“1+10分组讨论”为新教学方法。其具体实施为:通过课堂特定的王朝为专题背景,由教师以图片对比授课法对课堂内容的传输,其后,选取一段视频或影片赏析,学生按组讨论影片中人物在不同场合服饰形制与整体形象塑造,每组10分钟自由讨论,随后推荐1名组员代表阐述该组讨论的结论。学生的课堂表现以网络教学系统星级评价为参考。

采用互动式教学,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图与文字,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教学,既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避免了理论课程中一片“倒”,一片“低头”的现象,从侧面改变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一步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形成性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中国服装史”形成性考核以理论形式为主,考核内容主要有简答题,问答题,案例题的练习。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主要以抄课本原文为主,很少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表述出来。因此,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练习方式,采用传统典型服装款式复原图设计和服装效果图设计创新练习为主。充分利用“90后”的学生具有的丰富创新思维,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平衡并收敛其创造力,使其达到在保留传统服装形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如图1所示,学生设计的冕冠复原图,图2中学生所设计襦裙效果图,均在保留传统服饰形制的基础上,融合学生自身创造性练习,形成独特的作业风格,作品表现效果较好。

新的课堂考核方式的引入,培养了学生解读传统服装形制的理解能力,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并恰到其处的掌握创造力平衡的力度,不是一味的复古或是一味毫无章法的创新,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市场化创造力应用。

“中国服装史”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其考核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理论考试为主。这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的缺失,甚至多数学生上课表现很好,但因主体识记能力弱,不能完成相关理论作业及考试,造成成绩低下,对其学习阶段性考核极不公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辐射其他课程的主动性学习,对其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学生自身创造力平衡的基础下学习“中国服装史”,将课堂考核评价体系分为课堂考勤(占5%),课堂内容互动(占10%),课堂内容实践(占15%)三个方面。课堂评价考核实行学生个人学习账号中的星级考核制度,以线上“课堂教学系统”(如图3)考核公布为标准,每堂课学生星级满分为3星共30分,根据课堂考核内容,每堂课结束后评定星级数,学生可以在个人学习账号中查询当堂课课堂表现成绩(星级数量),以便及时调整下堂课表现状态,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竞争意识。

三、结语

“中国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具有普遍性。因此,要依据学情特点、课程特点和专业特点,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创造力优势特征,并以市场化实践创新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具有商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型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生为目标,做到“教-学-用”为一体的良性教学目的。从而进一步探索影视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使得学生学完后,能追溯现实生活中的服饰根源,辨别古代影视作品中的服饰形制,从而进行相关服饰设计。同时,能很好的汲取古代服饰元素,为现代商业应用中的服装设计带来灵感,真正做到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之精髓。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饰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