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商品性评价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2019-09-11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静态用户产品

冯 钊

(河南联合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前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开发商在新产品开发环节对于汽车的商品性评价也越来越重视。商品性评价成为汽车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环节,对新开发车型的整体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的商品性评价主要是从车辆的平顺性、操控性、人机工程、舒适性以及NVH 等方面进行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不够详尽,缺乏车辆静、动态性能评价的弊端。因此完善健全的商品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有效的商品性评价和研究的标杆,使评价的准确性得以提升,是目前新产品开发阶段迫切需要的。

1 商品性评价的特点

产品审核是按照国家标准可具体量化的质量指标进行的,而且一段时期内标准是不会发生更改的,具有相对静态的特点。而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却存在着变化性,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广泛,经常发生变化,具有绝对动态的特性。对于商品性评价而言,不仅要对产品标准的更新予以重视和研究,同时还应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变化,在商品性评价中将用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充分的体现。

企业需要对用户满意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并对用户满意度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这有助于企业客观地进行产品的评价。但同时企业不能单纯依赖于用户满意度评价进行产品研发,这样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因为用户满意度评价通常是产品交付使用后用户的使用反馈,所以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便需要对用户的接受程度进行有效的预测,这样才能使运营风险得到最大限度地规避,这也是商品性评价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企业进行商品性评价时,必须遵守闭环循环原则、用户满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原则,同时还要明晰商品性评价和产品审核之间存在的差异。另外商品性评价首先应对静态项目进行评价打分,最后才是针对动态项目,同时应从车辆类型、主要用户群体以及车辆发动机性能的方面进行评分考虑。

2 评价的标准和内容

2.1 评价的标准

企业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应保证参与评价人员足够多。当评价者给出的分数差异较大时,需要进行重新评价。评价者将时间推移纳入考量范围,根据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技术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比如同样的项目,今年的评分和2-3 年前的评分应该存都会差异,另外为了使准确性更高,可以将评分细化到0.5 分。

2.2 评价内容及样车选择

商品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其中又各分为10 项,具体可参见表1 所示。

表1 商品性评审项目

在针对某类车型进行产品研发时,需要将市场上的竞争车型与本厂的基础车型进行比较和商品性评价。在进行竞争车型的选择时,要保证车辆的载重、车宽、车身类型、配置、轴距等方面与本厂的基础车型相类似,同时还要对低、中、高等不同竞争车型进行选择对比,才能使针对产品水平、定位以及存在质量问题等方面的评价更为全面和系统,为新产品的研发,为设定质量和目标提供有力的依据。

2.3 静态评价

在评审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相关各评价人员按照评审计划的安排,针对选择对比的车辆的静态质量进行评价,根据静态评选项目的10 项内容,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从1 到10 进行打分。在评审结束后,对评审结果进行认真的讨论和分析,确认其中存在的问题。当发现存在评审差异过大的情况时,就必须追加样本量,重新确认评审结果。确认和通过评审结果后,生成并输出相关的静态评价雷达图。

2.4 动态评价

针对动态评价的10 个项目,相关评价人员对各品牌车辆的动态感受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产品中存在的优劣势进行评价,使其成为产品动态性能开发的有力依据。

2.5 开发目标的设定

相关评价人员在商品性评价结束后,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主要包括评价产品中的优劣势、改进建议、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等,通过书面评价报告的形式为新产品质量目标的设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对产品开发竞争标杆的选择和确定时,需要从用户关注度排序、竞争力分析以及开发产品的市场定位等信息出发,对商品性评价结果予以参考,针对静态和动态商品性评价不足的方面进行改进提高,新产品的质量目标予以制定,保证用户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新产品的竞争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设定新产品质量目标后,需要对各阶段的质量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根据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质量,对样车各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确认,使新产品最终质量目标的实现得以确保。

3 消费者需求对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影响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智能系统可以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给用户提供更合适的产品以及更优质的服务,能够使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都能予以满足,这也就凸显出商品性评价的重要性。

首先要对样车的具体评价标准进行科学的掌握,需要生产厂商对商品性评价管理细则进行认真的研究,挑选出市场上相似的竞争车型,通过各方面参数的对比,并收集不同人群使用的反馈以及认知,对评价标准予以确定。相关评价人员在评测过程中,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运用静态评价和动态驾驶的细化标准对样车进行全面对比和评价。

商品性评价的基础是摆脱职业习惯,需要合理的选择评价人员。评价人员不仅要了解用户的需求,而且还应该能够从用户的立场出发去评价。不同的用户群体具有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因此新产品研发需要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针对主要的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进行选择。比如针对男性消费者的汽车产品,就应考虑男性的驾驶习惯以及身高体重等影响因素。在进行商品性评价时,应对其做出精准评价,这样新产品投入市场后才能使用户满意度得到最大限度地保障。另外还应加强评测工程师队伍的建设,组织有效地评测培训,并能满足不同用户角色、不同阶层的需求。

4 商品性评价的要点

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用户满意度情况收集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人们的驾车习惯,对客户满意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和使用,能够使企业获得大量的关于用户驾车习惯的信息数据,包括油门开度、车速分布、行驶路况、换挡次数、发动机转速分布以及行驶里程等,这些数据信息通过相应地计算、优化、解析,企业获得大量的数据参数,为修正和优化评价结果和评价标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在智能汽车体系中,针对能耗、体验、安全、效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目前在市场上推出的新产品,仍存在着安全性能良莠不齐的情况,同时用户体验也急需提升,通过商品性评价也可以让表现优秀的车型能够较快获得市场的认可。另外对于创新性的汽车功能,也起到有效推广的作用。采用商品性评价,不仅可以使用户在选择车型时获得更多的参考数据,而且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使产品和技术的优化革新得到有效促进,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升级转型。

5 商品性评价的应用策略

在汽车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商品性评价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评价的结果来自于每一个评价人员,不同的评测人员在不同的地点所做出的评价结果也是不同的。而且每一个用户对于评价项目的好坏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性,有从服务体验方面出发的,也有从技术层面进行理解的。因此存在着差异化和类别化。所以商品性评价的过程需要涵盖车辆出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用户、社会、零部件技术服务、制造等,在车辆进行试驾过程中便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在大数据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汽车生产商可以有效的进行用户的积累,通过相应的曲线分布,可以明确如何快速实现部分用户的需求,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提高满意用户的比例,同时通过商品性评价的结果进行有效地宣传、推广和促销,商品性评价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就是做好用户基础提供满意的服务,建立紧密的情感连接和沟通,这也是汽车行业实现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6 结束语

目前,在汽车生产商新产品研发中,品性评价策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产品的优劣、不足以及问题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这样不仅使用户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同时也使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运用,商品性评价可以依靠大数据手段,对用户需求痛点予以洞察,是汽车企业与用户体验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连接和价值共鸣,为新产品研发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静态用户产品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猜猜他是谁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信用卡资深用户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