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理教学做好细节才会好

2019-09-10储成俊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学细节自主学习

储成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节定理教学案例片断的评析,提出要做好定理教学细节,做到以问题贯穿教学全程,引领学生思维前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

关键词:定理教学  教学细节  自主学习

引言

初中定理教学是几何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上好定理教学课一直是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2018年下半年,滁州市开展以“初中定理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执教老师上了一节定理教学课,内容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笔者想就这节课的教学谈一点看法,对定理教学细节谈一点认识。

一、案例片断评析

1.引入新知环节片断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什么叫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学生回答。

师:这条直线有什么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其性质。

【评析】复习导入法是常用的引入新课的方法,通过复习旧知来引出新知,层次鲜明,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旧知也得以巩固。执教老师仅让学生口述一下概念,这种复习停留在表面,收到的复习效果有限。如果让学生先画图,再结合图形复习,文形结合,以文释形,以形助文,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回答出概念后,执教老师直接设问,点出要探究的主题,稍显突兀。如果让学生分析概念所蕴含的性质,再追问有没有其他性质,学生会想到去探究,探究的主题是什么就不言自明了。

2.数学实验环节片断

师:古代弓箭在射击时箭应如何放置?

生1:箭放在弓的中点处。

生2:箭放在弦的中点处。

师:此时箭垂直平分弓吗?

生:箭垂直平分弓。

师:箭末端到弓两端的橡皮筋长度有何关系?若继续拉,上述关系还成立吗?

生:长度相等。继续拉的话,关系成立。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1:用尺子测量长度。

生2:用绳子或线度量。

师:若箭不垂直或不平分弓,这个关系还成立吗?

生:不成立。

【评析】恰当地运用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性学习品质,树立主体意识,促进全面发展。执教老师巧妙地设计问题,明晰学生思维,引领探究方向,让学生在设问中思考,在释问中收获。

有待商榷的地方:(1)弓是弯的,用弓代表线段合适吗?(2)射箭时,箭是否一定放在弦的中点处?(3)弦容易形变,能比较箭两边弦的大小吗?(4)最后一问答案错了,因为经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即使答案没错,这个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由此可见,情境要合适准确,问题要针对实效。

3.探究猜想环节片断

师:你能画出拉弓的两个状态图吗?你是怎么画的?

生:关键是画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

師:图1中的P1A与P1B,P2A与P2B有何关系?

生:P1A=P1B,P2A=P2B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或用圆规度量。

生2:沿直线l对折。

师:如图2,在l上任取一点P,则P到A、B的距离相等吗?

生:P到A、B的距离相等。

师:你的结论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的?

生: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师:据此你有什么发现?

【评析】探究式教学是初中数学定理教学的常用模式。执教老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画图,感知直线l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体验P到A、B的距离相等。在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验证,归纳猜想。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才有乐趣,印象才会深刻。如果用几何画板演示P在l上不同位置的变化,这更有利于学生去观察验证。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为学生探究打开了新天地。

4.定理证明环节片断

师:如何才能说明上述命题的正确性呢?

生:需要证明。

师:证明分哪几步?请你写出证明过程。

学生完成证明过程,教师评价。

【评析】证明一个真命题,一般要把文字命题转化为符号命题,概括为“一分二画三转”:分清题设、结论,画出对应图形,转化成符号语言。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是几何学习的一个难点。执教老师在复习了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后,立即让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从现场看,少数学生完成了证明,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把文字命题转化为符号命题,可见教师未充分了解学情,放手太快。如果引导学生分析命题,正确画图,转化的困难将迎刃而解。

【总评】执教老师从弓箭情境出发,精心设计问题串,引领学生参与活动,激励学生探究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展示,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去证明、去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发展。执教老师的教学理念新,教学效果好。但用弓箭类比垂直平分线值得商榷,教学细节的处理水平需要提升。

二、做好定理教学细节

1.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要有数学味,体现数学特点,不能停留在形式层面,杜绝似乎有趣,而实际无用的情境。有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探索。最好从学生实际或数学背景中搜寻素材,创设接地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探究和交流,发展良好思维品质。只有起点好,才会效果佳。

2.设计精致的问题串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以问题串贯穿教学过程,引领学生在设问和释问中发展。问题串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指向明确,解决什么问题,问几个问题,问什么问题,怎么问问题,都必须先设计好。这些问题往往前后关联,前一个是前提,后一个是延续,由易到难,搭建思维的阶梯,引领思维前行,经过抽象和提炼,不断逼近定理本质。问题设置要把握好坡度,太难会挫伤探究的激情,太简单会浇灭参与的热情。注重问的效果和问的水平,要在未知与已知、情境与目标之间架设桥梁,引领学生成长。

3.营造开放的探究过程

相信学生,充分放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探究为主线,创设活泼的活动情境,并适时地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验、去思考,给学生猜想、归纳、总结的空间,真正做到让学生去合作、去发现。把教学过程营造成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主旋律,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成长,发掘内在潜能。

4.采用规范的命题证明

猜想需要证明,证明不仅能培养几何推理能力,还能培养严谨的探究品质。证明一般应先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画出对应的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最后探求证明方法,按照逻辑顺序写出证明过程。证明能帮助学生弄清定理的本质,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忽视对命题的分析,跳过命题几何化的过程,直接画好图,写好已知、求证,把教学重点放到寻求证明的方法上,这是对定理教学的一种伤害。把握每个细节,才能成就每一位学生。

5.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练习

定理是证明的基础、推理的依据,要让学生掌握定理,继而熟练应用定理。引导学生用三种数学语言分别表达定理,尤其是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定理的价值是应用,应用定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感觉困难,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指导学生去练习,让学生开始时就掌握定理的用法,提升應用水平。选择的习题一般先易后难,由浅入深。鼓励学生多思多练,在实战中掌握定理、总结方法、熟悉应用,避免以讲代练。还要设计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熟悉各种应用情境。

6.打造自主的数学活动

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的课堂,活动贯穿数学课堂始终,定理教学尤其如此。教学中依然存在轻过程重结果、轻自研重讲授、轻探究重应用的倾向,课堂如一潭死水,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充分自主,活动才有实效。教师要尝试改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活动交给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各种教具,帮助学生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猜想验证、推理论证、应用练习等。学生能解决的,教师绝不插手;学生难解决的,教师点拨引导。教师全程做好引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结束语

初中数学定理教学做好细节为成,忽视细节为败。尽量以问题贯穿教学全程,引领学生思维前行,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舞台,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让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教学细节自主学习
关注细节研究 成就精彩课堂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聚智慧于细节,展精彩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