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由情生

2019-09-10陆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2期

陆华

摘要:本文主要以分析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着重从几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品读显性情语和隐性情语来推敲古诗的思想情感;其次是掌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最后是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模式,以实现高分。

关键词:显性情语  隐性情语  景中情  物中情  典中情

诗歌鉴赏考题是困扰考生的一大难题。从历年的高考真题来看,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是江苏高考命题的热点。清代王夫之有句名言:“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学生能够读懂诗歌,把握住诗歌的思想感情才是诗歌阅读鉴赏的重中之重,才是有效答题的关键所在。如何读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显性情语和隐性情语

显性情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我们在文章中一眼就能找出来的。例如《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下片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词语——“相思”“忧心”。学生结合文下注释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能得出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迷惘和思念江南的亲朋故旧”的情感。另外一种是显性情语,涉及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时关注一下,首先要懂这种技法,即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例如,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中的“冷”“凉”就暗含冷寂之意。这种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冷,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冷,是内心的凄凉、悲凉之感。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孤”“独”暗含孤傲之意。再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因参与王书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而被贬官到永州,那么在那样的背景下,情感就自然而然应运而生了。正所谓知人论世,每一篇诗歌情感与作者生活的年代(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年代(创作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不能与之脱节。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拿到诗歌鉴赏题,除了理解文本内容,还要关注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正如核心素养第二点“思维发展与提升”中提到的,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和考题训练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隐性情语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但也是学生理解诗歌的关键。其实,所谓隐性情语也不是无迹可寻,在文本中还是有据可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例如,以2007年江苏省高考古诗鉴赏题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为例,这首词中一连化用了三位前人的诗词,其中之一是唐代王维的《阳关》;另一处是刘禹锡《竹枝词》中的“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被作者化用成“江头未是风波恶”;最后一处是白居易《太行路》中的“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被作者转化成“别有人间行路难”。画线句中抓住关键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抓住“送”和“埋”进行分析。“送”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我们完全可以从标题看出来,题材上属于送别类的词,所以在送的过程中有依依惜别之情。“埋”字写出了乌云遮山的景象,乌云是黑压压的,这样借景的阴暗写人心情的郁闷,在景和情的关系中属于以哀景衬哀情的方式。大多数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对友人的祝愿和意味深长的勉励。试卷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一半源于为友人一路山长水阔的担忧,一半暗含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福。从两者的区别来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要关注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提升。

二、掌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

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把握景和情之间的关系。用冷色调的景象衬托哀伤的情感,用美丽的景象衬托快乐的情感,这两种技法属于正衬。用美丽的景象衬托哀伤的情感,用冷色调的景象衬托快乐的情感,这两种技法属于反衬。在我们的传统诗歌中,有不少特定意象含有特定的情感,这是需要学生去积累的。例如:在送别类诗歌中经常会出现杨柳、长亭、酒等意象,一般抒发的是依依不舍和别后的思念之情;在思乡类诗歌中会出现月亮、鸿雁等意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之情;等等。正如古人所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如何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关键在于学生的积累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梳理和整合,这就实现了语言建构和运用的关键一步。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积累景物的特点,把握物的特点,如形态、色泽、品质、环境等。比如说,《望梅花》中的“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它那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称颂。所以作者在词中托梅花以言志,表达作者对梅花孤傲高洁、淡然自守、卓尔不群的品性的追求以及对梅花的赞美喜爱之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王冕的《墨梅》等,都是一样,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赋予“梅花”特定的含义。当然,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也不能脱离文本的具体内容。

最后,也是考生最难把握的一点,就是“用典”。用典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使作者委婉曲折地寄托自己的情感。例如,梅尧臣的《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中就化用了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三、规范答题,稳中求胜

在考试中,除了要注重对文本的理解以外,我们还应要求学生答题规范,强化审题答题的规范训练。例如,以杜牧的《过勤政楼》为例,题干是问“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求学生在回答感情类的题目时,要按照“因+果”的模式答题,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什么样的情感。本首诗中用的是唐玄宗的典故,结合唐玄宗的生平,知道他晚年荒淫享乐从而导致荒废朝政,那么作者的情感态度我们就一目了然了。结合答题模式,我们就可以得出“表达了作者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与讽刺之情”的答案。当然,我们还要明确诗歌的题材。像怀古类诗歌,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怀古伤今,另一类是借古讽今。如一道诗歌鉴赏题《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其中有一题问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学生答题简单化:“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寥之情”(学生答案)。这种答案缺少对文本的分析,缺少了对引起的情感的原因的分析。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掺杂了学生答题的一个态度。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积累是一方面,态度是另一方面,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詩歌阅读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