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鸡传染性贫血病诊治

2019-09-10乔启波赵达卓杜秋明张颖许龙春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乔启波 赵达卓 杜秋明 张颖 许龙春

摘要:鸡传染性贫血又被称为鸡贫血因子病,该种疾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是由贫血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结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广泛出血为特征的免疫抑制疾病。该种疾病在鸡群中传播流行,会导致鸡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多种疫苗免疫效果低下,免疫失败抗体不达标,体内的各个免疫器官受到损伤,不能很好的抵御外来致病原侵人,进而激发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该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了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95

0引言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威胁雏鸡健康生长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种疾病会造成鸡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抗体水平低下,免疫能力不高,很容易激发感染多种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发病经过

2018年4月13日,某大型养殖场养殖的19日龄的雏鸡群中突然出现了发病情况,生长到28日龄后,养殖场的发病鸡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50%。随后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依然存在。养殖.场出现发病情况后立即将患病鸡进行隔离治疗,认为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随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据调查,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站虽然为养殖户制定了比较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但是并没有严格执行,养殖户每年春秋两季没有对鸡群进行重特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抗体水平普遍不达标,尤其是免疫抑制疾病的抗体水平较低。进一步调查发现,养殖场整体养殖密度较大,且存在不同年龄的雞混群养殖的现象。鸡群间相互接触很容易加重致病原的传播流行。

2流行病学

鸡贫血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耐热的病毒,该种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陀螺病毒属,为单股环状的DNA病毒,不存在囊膜。世界各地的家禽养殖主产区均能检测出该种致病原,大多数养殖业发达的国家都发生过该种疾病。鸡贫血病毒除了感染剂外能否感染其他禽类,动物还不是很明确,在患病鸡的各个脏器器官中,均能分离出病毒。鸡群在感染21d后,能从血液中分离出相应的中和抗体。通常在发病35d后逐渐恢复正常。任何年龄和品种的鸡均对该种病毒具有易感性,主要危害2~3周龄的雏鸡,其中1~7日龄的雏鸡一感性最强,随着鸡日龄的增加,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日龄无母源抗体保护雏鸡接种该种病毒后通常在10~16日龄开始处陆续发病,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高达50%。各种病毒主要经卵垂直传播。养殖场的鸡通常感染10d后陆续发病病毒,潜伏期在5~9d,发病第2天后,养殖场中陆续出现死亡期,出现临床症状5~6d后,死亡率达到高峰期,随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再度过5~6d后逐渐恢复正常。如果该种疾病和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会影响到鸡的康复,加剧死亡。

3临床症状

养殖场的成年鸡感染贫血病毒后,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与产蛋相关的副作用,主要以雏鸡发病为主。雏鸡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嗜睡,精神沉郁,鸡关苍白,双翅下垂,红细胞比值显著下降。患病鸡在感染10~12d后,贫血症状最明显,体重逐渐下降,头部颈部下部存在明显的出血水肿情况。水肿出现2~3垢陆续死亡,鸡不同的年龄死亡率存在很大差异性,通常在10%~50%。由于该种病毒会导致机体骨髓造血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引发严重的贫血症,受到病毒感染的患病鸡血液细胞像水,不能正常凝固,血细胞容积下降到20%以下,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4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鸡解剖后,可以发现身体消瘦,皮下脂肪消失,肌肉内脏器官和全身体表皮肤呈现苍白色贫血明显。肝脏、脾脏、肾脏质地肿大。腺胃黏膜、肌肉组织以鸡皮下组织均能够看到大量出血的斑块,胸腔和法氏囊存在明显的萎缩现象。通过进一步解剖可以发现最典型的病理学变化是骨髓存在菱缩性病变,病死鸡的股骨骨髓从正常的深红色变成脂肪颜色[1],外观呈淡黄色或者浅粉色。病死鸡的血液稀薄如水,进一步进行血液检查,可以发现红细胞压积值下降到20%以下,通常下降到6%~20%,病情严重时还能看到红细胞存在异常性的变化[2]。

5实验室诊断

结合养殖场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典型的脏器组织变化,可以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怀疑是鸡传染性贫血病,但要确诊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诊断。采集病死鸡的病变脏器组织带回实验室后,充分粉碎制研磨制成悬浊液,经双抗处理后离心处理30min,充分静止后,取上层清液接种到1日零的SPF鸡胚中,连续传带4~7代后可以发现细胞显著肿大,变大变圆,培养液不再出现变色[3],不能继续传代,结合该种变化可以初步判定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将分离到的病毒制作成悬浊液后,选择使用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标准抗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标准抗原、鸡新城疫病毒标准抗原、鸡马利克病毒标准抗原、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毒标准抗原、腺病毒标准抗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标准抗原进行琼脂扩散试验,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并在对照组能正常反应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待检溶液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标准抗原存在一条沉淀性和阳性对照组位置相同,其他几种病毒没有出现上述变化。由此可以确诊为鸡传染性贫血病。

6防治

治疗该种疾病应该采用抗病毒,预防激发感染,提高身体抵抗能力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在整个鸡群的饮用水中添加98%的盐酸吗啉胍粉剂,添加量为1g/kg饮用水,连续饮水1周抗病毒。同时患病鸡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使用剂量为1mL/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在饲料中添加98%的强力霉素粉剂,添加量为2mg/kg体重,连续饲喂1周,预防继发感染。对于没有发病的鸡群单独隔离养殖并紧急免疫接种鸡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针对性免疫,提高免疫密度。采用上述措施防控5d后病情逐渐好转,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有个别患病鸡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

7结束语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危害较重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病毒性疾病在鸡群中传播流行,一方面会导致鸡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另一方面还会造成鸡群尖峰式死亡,给养殖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作为饲养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常见疾病的具体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出现发病情况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治,有效将病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疫情传播蔓延,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薛凤君,王珑,刘畅.一例肉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诊治[J].家禽科学,2018(8):35-37.

[2]孙桂芹,杨霞.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17,19(9):92-93.

[3]宋丽霞,包小萌,范磊,等.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12):82-84.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