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育浅谈
2019-09-10白纯珍
白纯珍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71-01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虽然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却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理应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对待和教学。而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渐行趋势之一,则是不断地生活化。这就代表着,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门课程,就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深入体会一些社会现象,并从生活中体验、认知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以此为着眼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书本教学之后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在生活中领悟书本中的真理,并把它们践行到生活中的日常行为上去。这样一个学习、融合、吸收、實践的过程,能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推动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发挥课堂活动的有效作用,让学生把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生活化教育中获得成长的体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生活中感受、体悟和学习。学习知识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切忌“纸上谈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后的实践运用对学生们来说是重中之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和产生的一些想法思考,只有运用于生活中去才能产生其意义和效果。要想让教育的引导功能凸现出来,就一定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依据,从而增强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信赖度和兴趣感。例如:老师在讲授教材中的学生帮忙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片段时,除了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善良的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见了类似的事情,就要也学习书中的学生一样,去把这种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传递下去。这样才能凸显品德教育巨大的现实意义。
2.创新课堂内容和形式
传统教育的模式是一种“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一元模式,这种枯燥死板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失去兴趣,让他们的注意力无法很好地集中,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传统教学也只把重点集中于对教科书的讲授上,而不注重一些实践和生活上的引导。这些都是错误的。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勇于突破这些传统的、过时的条条框框,在教育改革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除了对教科书上原理知识的讲授之外,老师更要注重在品德课的活动中加入一些鲜活的元素、实时的内容,要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十分熟悉的,这样,他们才会有一种亲切感,而不那么陌生、生疏。其次,从活动形式上来讲,老师要改正以往那种一味的“问答”模式,可以用更加新颖的形式取而代之。老师可以针对一个情境或是行为对同学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深远意义和内涵,例如:关于一个小女孩帮妈妈洗碗的图片,老师可以接连提问,“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这么做?”、“假如你是这个小女孩,你除了洗碗还会帮妈妈做什么?”、“假如我们自己是这个小女孩的妈妈,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在这一系列循循善诱的提问中,学生会对这些道德行为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并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3.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保障。教师要牢记,学生
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切要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为标准。因此,老师不能仅仅一味地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的教条知识,而是要努力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给他们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地去探索知识背后的真正内涵和意义所在。例如,老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适当加入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形式,把大家交流过后依旧不明白的疑难困惑记录下来,最后由老师对其进行讲解和归纳总结。这样一来,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互教互学,共同成长。学生们在这种学习活动下,能锻炼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主体作用达到了很大的发挥和实现。通过利用老师所给的充分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程度。
总而言之,小学的品德教育对小学生一生的品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引导着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问题。因此,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2]谢永春.思想品德课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