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策略的运用
2019-09-10郭印冲
郭印冲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生活情境;教学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47-01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让教师在新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有了许多的亮点,主要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的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以特定情境为切入点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也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自身的因素
小学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其它方面某些群体、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次,学生极易受个人情绪的影响,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些外部因素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导致了教学成果的下降。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应试教育弊端仍然没有很好解决的当下,小学生面临着考试和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过于侧重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将数学视同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进而使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2.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分析
(1)注重生活情境策略的适时性
通过调查表面,教师对教学时机的有效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突破,也就是说教师要注意引导的适时性。教师要认识到生活情境策略的有效运用其核心在于“情境”。如果情境设置不合适,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能会碰到阻力,这就要求在情境设计时要做到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既要有一定的广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同时针对不同个体也应该有一定区分,从而达到恰到好处的引发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2)注重強化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能力,但却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还缺乏较为直观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立体”的情境,达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其次,在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而我们的“情境”设置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在讲授《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第一:“公园修建了一个圆形的花坛,并沿着花坛的四周围起了一圈的篱笆,请问篱笆有多长呢?”学生:“可以用绳子围着篱笆绕一圈,再把绳子的长度测量出来,这个长度就是篱笆的长度。”第二:“怎样才能求出圆形纸片的周长呢?”学生:“把圆形的纸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圈,就可以知道周长了。”
通过不断的“猜测、操作、验证、总结”,学生就会发现圆的周长总是自身直径的三倍多。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数学概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强化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3)注重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
笔者认为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参与者,两者之间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主客关系。所以,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取决于能否遵循这样的规律进行教学,能否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所以,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充分的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教促学的目的,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学习本领。
(4)注重知识的转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和学习能力还处于增长时期,所以对数学中的一些知识不能不能进行快速的解决和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通过大量习题来巩固知识,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提高我们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核心素养的强化,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的提高,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俊.问题导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6(6)
[2]吴兆波.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2)
[3]章建潮.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
[4]罗敏文.浅谈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