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优选研究
2019-09-10贾开伟
贾开伟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道路安全的关注持续增多,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逐渐加强对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和重要意义,列举了沥青路面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措施,最后总结了常见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措施;优选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25-0099-03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Measures
for Expressway Asphalt Pavement
JIA Kaiwei
(Henan Expressway Supervision Consulting Co., Ltd.,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people's attention to road safety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this process, relevant departments gradually strengthen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measures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firstly outlined the requirem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enumerated some common problems of asphalt pavement,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then discussed the main measures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and finally summarized the common preventiv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asphalt pavement.
Keywords: expressway;asphalt pavement;prevention;maintenance measures;optimization
相较于传统的路面養护工作而言,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不是在路面问题持续恶化后才对其进行维修,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预防性上,即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性养护工作通常是在路面情况良好的状态下对公路进行保养维护,它要求路面检修工作人员定期对公路表面进行检查,具有养护周期规律的特点[1-3]。同时,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还要求检修人员能够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修复,该项工作的实质就是在问题可能会出现或已经出现轻度问题时就即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隐患问题杜绝于根源处,从而避免后续出现更多的安全问题。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
1.1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预防性养护工作的作用对象主要为一些路面状态良好或出现轻微质量问题的公路,这类公路的路面受损程度往往都低于40%,而对于那些内部结构破坏程度极为严重的公路,则需要采用其他修复性更强、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具体来看,预防性养护工作适用的情况主要包括4类。一是公路表面不够平整或出现小面积的裂缝;二是路面出现少量渗水,表面抗滑效果变差;三是公路表面出现轻微的车辙痕迹,一般深度小于25mm;四是路面材料出现程度较轻的老化现象。对于不同情况的路面状态,工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养护处理措施,尽一切可能避免因路面养护不到位而造成道路安全问题。
1.2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进行能够有效降低沥青结构损坏速率,并在短期内完成对公路表面的修复,避免多余的积水渗入路基中,从整体上对公路表层结构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相关数据表明,科学有效的预防性养护工作至少能够将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延长5年,这样就能在确保公路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整体翻修次数,从而很好地节约成本。除此之外,预防性养护技术还能彻底清除路面中一些隐藏较深的问题,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问题
2.1 沥青路面的表面出现裂缝
公路沥青路面比较常见的裂缝类型主要有两种[4,5]。一是温缩裂缝,该类裂缝主要是由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引起部分材料收缩而造成的。二是反射裂缝,在使用公路的过程中,路面基层往往存在一定的温缩裂缝,随着来往车辆的不断碾压,路面层出现受力不均现象,导致公路表面极易出现反射裂缝。
2.2 沥青路面出现坑槽
公路表面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坑槽。在道路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设计和施工人员未能准确把握道路状况和材料质量等基本情况,导致路面铺设后表面出现坑槽。具体来看,在路面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未综合考虑空隙率的影响,最终导致路面出现材料松散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技术操作不到位也会导致路面的压实度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出现某些离析现象,使得沥青路面中的空隙率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公路投入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逐渐老化的现象,使得材料之间的黏合力减弱,导致路面沥青材料出现松散现象,最终出现坑槽。
2.3 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痕迹
路面出现车辙主要是因为来往车辆的不断碾压。沥青材料具有一定的黏弹塑性,其状态会受到温度、压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投入使用后,其表面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能及时对公路进行养护处理,最终极有可能会形成严重的车辙病害。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问题出现的原因
3.1 材料质量问题产生的影响
在公路沥青地面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材料的质量高低会对公路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在选择沥青材料时,若材料中掺有其他中性或酸性的材料,就会导致沥青材料自身的黏附性降低。与此同时,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来往车辆所产生的力也会导致路面部分材料出现脱落,从而在公路表面形成麻面,长此以往甚至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一定的坑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要做好沥青材料的选择工作。
3.2 車辆反复碾压产生的影响
公路投入使用后,随着年份的不断增加,其表面往往会逐渐出现一些裂痕。在铺设材料质量良好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这些裂痕往往是由车辆的来回碾压、路面受力不均造成的,最初裂痕往往都呈现为局部、细小的状态。而在公路的横断面处,经过长时间的车辆来往,横断面处的沥青材料极易出现沉陷的情况。路面发生沉陷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行车带间出现了特定的位移或高度差,路面表层出现变形。
3.3 道路水蚀问题产生的影响
在沥青路面初步完成建设之后,其表面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水蚀,导致公路表层受到破坏。具体来看,道路水蚀问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路沥青材料的表面会出现油渍;其次,在路层中,材料往往会比较潮湿;最后,部分路面材料会出现离析松散的情况。当然,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多雨潮湿的地区,高速公路受到水蚀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干旱地区,主要原因是沥青材料的透水性比较差,一旦出现大量降水,就很有可能导致沥青材料被腐蚀,若不及时加以处理,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坑洞的出现。
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措施
4.1 公路表层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公路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路面表层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水蚀、老化等问题,对于不同的公路表层问题,所能采取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也各不相同。首先,对于公路表面的渗水问题,通常应采用雾封层的方式来对其进行预防,即铺设一定量的乳化沥青材料,使公路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防水层,从而起到很好的养护效果。其次,对于公路表面常见的网裂现象,路面可以喷刷特定的封层材料,有效修复公路表面原有沥青材料的性能,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对于常见的车辙问题,往往需要采用抗裂抗压性比较强的沥青材料来进行处理,以提高公路表面的抗压性。
4.2 裂缝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常见的裂缝问题通常采用填充、密封以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对于纹路较浅的裂缝,通常第一步要对其进行清理,在内部多余杂物彻底被清除后,再以热沥青进行浇灌。而对于开裂程度较大的裂缝来说,第一步还是对其内部进行清洗,然后灌入热沥青,再用烙铁对其表面进行封堵。除此之外,对于裂缝问题极为严重的沥青路面,检修人员需要对裂缝周围的沥青材料进行加热,在材料整体变软后,立即加入适量的沥青砂石混合材料对其进行封堵,最后在其表层加入一定的细砂。
5 常见的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5.1 薄层罩面型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从施工工艺来看,薄层罩面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热薄层、温薄层以及冷薄层罩面。该技术的基本操作原理就是在沥青路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的热沥青材料,有效降低车辆往来产生的振动,使公路表面维持水平,使行车的舒适度得到明显加强。与此同时,该技术还能有效提高路面的粗糙度,增强路面的防滑能力,保障车辆行驶安全。除此之外,薄层罩面技术还能很好地修复损坏的路面,从而大大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
5.2 沥再生型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沥再生型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中,就地热再生指的是对之前的路面进行加热,实现路面材料的软化,然后在对软化位置进行处理后,加入相应的混料并进行热力搅拌,最后对该处进行摊铺、碾压等技术处理,使得沥青路面恢复正常使用。沥再生型技术的操作难度较低,施工用时较短,无需多余的材料,因此其能够很好地节约施工成本,有效降低施工对周围交通的影响。
5.3 表面封层型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表面封层型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路面车辙病害较严重,出现功能性损坏的情况。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封层型和表面涂刷型。其中,表面涂刷技术是对路面进行养护剂的涂刷或喷洒,使公路表面产生一层适宜的养护膜,该层养护膜能够起到很好的抗老化、防水等作用,从而达到一定的预防性养护效果。
6 结论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在预防性养护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要把握好时机,及早地完成对路面的养护,在保证道路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所需投入的维修成本,从而为相关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进行,能够显著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项,李杰,黄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路况标准探讨[J].华东公路,2015(5):34-36.
[2]杨继军,胡娟,张琨.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在湖北沪渝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养护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6):1-4.
[3]李哲梁.基于费用效益分析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9-23.
[4]徐海虹,吴春颖,张丽丽.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与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2(3):6-8.
[5]曹策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与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9(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