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应用
2019-09-10许润青
许润青
摘要: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也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如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优化学生课前、课中与课后的生物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辅助提升学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 教学创新 应用
学生能通过网络进行知识的收集与总结,将固有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愉悦、有成就感,这是学习心境上的转变。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应用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将当今先进的网络和多媒體资源融入生物教学中,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新颖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心,让他们带着兴趣和求知欲去学习高中生物学知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高中生物的实践性比较强,有许多学生实验、科技活动、社会实践、课前课后各种调查等等,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应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搭建新的平台,例如通过QQ群和微信群等平台持续性地给学生共享生物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资料,以学生感兴趣的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灵活运用,使学生能通过平台内容的学习,进而独立动手完成生物实验,小组合作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通过信息平台,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和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加以纠正和引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亲自动手和亲身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很重要,学生乐学是创造高品质生物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必修二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属于整个高中生物学的难点,内容复杂且抽象,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此时就需要借助图片、音频与视频来呈现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请兴趣小组的同学课前先做“蝗虫的减数分裂”的实验,并用数码显微镜进行显微摄像,拍好“蝗虫的减数分裂”的图像上课时共享给同学。学生看到同班同学亲手实验拍摄的真实照片,学习热情高涨。这样,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规律,从而克服了学习难点,提高了教学成效。
2.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预习
高二生物学习到“种群的数量变化”时,课前教师可以通过QQ群发布课程资源和学习任务,例如“血球计数板滴加培养液的操作”微视频等。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找学习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前预习,提前发现自身不懂的内容,在课堂上及时向教师提问。一些学生会提出在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是什么,分别如何计算,曲线如何画等疑难问题,教师上课就着重解决学生的这些疑难问题。教学改革要正本清源,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本位与原点所在,助学、促学、扬学是教学存在的使命和理由,教要在引导、促进、维持、强化和激励上下功夫,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实现少教多学、教学相长。
3.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平时教学和高考中,实验都占了很大的比重。教学中学生会进行诸多的生物实验,一些生物实验甚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学生出现实验失误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实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造成伤害。互联网中蕴含着丰富的实验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例如,做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本实验教学的目标,播放详细的演示实验视频。做实验中要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安全须知事项用大屏幕进行投影警示,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知安全注意事项并掌握具体实验步骤,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学生做生物实验的危险性,还能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安全高效地达到预想的实验目标。比如在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相关实验教学时,因为此实验难度比较高,很多学生都不能真正掌握实验步骤,实验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让整个实验的步骤都直接呈现。学生遇到实验难题时能从视频中得到启发,教师也能通过视频提醒学生各实验环节的注意事项。教师还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对实验的步骤和目的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加深他们对相关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学习进行转换,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生物教学,这样既丰富了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又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4.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后练习和课外实践
随着我国中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高中生物教学资料中的练习题都具有明确的内容针对性,更为灵活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明显的弊端就是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应该针对这一点进行课后作业方式上的创新。例如,在学习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课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外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先通过网络去收集有关“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的实际信息,再走访有关环保和监测部门收集有效的水资源数据,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进行实地考察,亲自跟随专业人员通过相应技术手段进行科学数据测量,再对收集到的各种水资源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秦淮河治理的合理化建议。这一项课外实践活动作业的完成,学生做到了“知行合一”,学到了生物知识,形成了稳态与平衡观的生物学观念,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一些方法和手段,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在探究中锻炼了自己的科学思维,形成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的教学也无法取得实质性效果。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生物知识的深入掌握,明显提升教学质量,最终达成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孙建忠.论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7(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