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班交换学生授课 “共享教师”尝试“易子而教”
2019-09-10
自古就有“易子而教”。最近,
借班交换学生教学,学区内教师柔性流动,这种“共享教师”的新探索,悄然出现在徐汇田林虹梅学区的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与支援校的校园里。这样探索的初衷就是为了激发老师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究竟如何?
“共享教师”
借班交换学生上课“同课异构”
田林二中英语老师邵诗悦和西南位育中学英语老师张雨薇同为七年级英语老师。这一次,她们接了新任务。邵老师要面对西南位育中学的学生,上一堂七年级英语课。与此同时,张老师也为田林二中七年级学生同样讲这一课。同一课程内容,两校老师借班交换学生上课,这种名为“同课异构”的交叉型研讨在田林虹梅学区试点。不只英语课,语文课、数学课等课程也进行了尝试。
借班上课,这对老师是挑战,也是一次课堂经验的积累。邵诗悦老师上完课说,西南位育中学学生整体英语基础扎实,对旧知识掌握比较好、口语流利、表达能力强,学生们希望课堂上激发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
张雨薇老师觉得,田林二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需要通过反复操练和循序渐进的巩固完成知识点强化。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没有过多的信息拓展,而是把知识点放在学习内容上,激励学生捕捉关键信息。
“亲上加亲”
学区内柔性流动“问诊把脉”
去年7月,田林二中正式列入上海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与西南位育中学“结对”。巧的是,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金琪作为流动特级教师,担任田林二中校长。原本就同处于田林虹梅学区的两所学校,从此“亲上加亲”。
上学期起,西南位育中学青年数学老师何轶琳来到田林二中任教,开启了柔性教师流动试点。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一年多来,何老师不断反思:这里的学生比较依赖老师,原先的一些教育教学方式需要进行调整,更注重基础知识,加强练习。在联合教研、互相听课中,她发现田林二中的老师对学生非常有耐心。交叉任职中,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田林二中校长王卫珍说,学校派出教师到西南位育中学进行浸润式学习的同时,西南位育中学先后派出18位50岁以下的优秀教师到田林二中上课、带教。老师们纷纷表示,“西南位育老师的到来,让我们看到教学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心态还是能力,都有了积极变化。”
创新尝试
“易子而教”让教师“有教无类”
强校先强师。如何蕴育更多优質师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区别于以往教师单单依靠自身教学经验,两校之间的交叉型同课异构研讨,对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和教育自信,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在西南位育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张建中看来,两所学校依靠共享教师、联合教研机制,创生出基于强校工程的“优质均衡教育”新模式。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李伟涛说,初中强校工程的实验校和支援校,应从发展共同体的理念出发,加强包括联合教研在内的机制建设。借班交换学生授课,是机制上的新探索,是一项创意行动,有助于促进两校教师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开展共同研修。研修成果不仅体现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更在于过程,有助思维转变,提升教师自信。在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王厥轩看来,深耕课堂,需要更多的好校长、好老师,支援校立足实验校的实际,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来源:上海观察 刊发时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