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

2019-09-10李庆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高中生德育

李庆林

摘 要:高中正是学生建立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学生的生存环境十分单纯,其心性难免幼稚,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高中生德育工作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性格等特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针。争取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铺就坦途。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方针;有效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说明了德行远重于才华的道理,同时也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意义。然而德育与其他文化课教学有本质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知识让学生理解和记忆,也无法通过测验来考察学生的道德水平,这就给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出了难题。为此,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深入了解高中生这一群体的普遍特征,认真学习品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据此摸索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教育方针,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

一、身教重于言传,树立良好榜样

不难发现,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给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用严格的条例去约束他们,自己却无拘无束、为所欲为。殊不知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不会像小学生一样惟命是从。所以当教师用自己达不到的准则去要求学生时,学生很难听从教师的教诲,这就是所谓的“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为此,在高中生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就要把身教放在言传之前,争取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为学生展示一个言行合一的师长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尊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促使学生见贤思齐,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打开良好开端。

例如: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细节,争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对学生进行身教言传。比如:穿着干净整齐得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带头遵守班级纪律,因意外情况迟到早退要和学生“请假”,并说明原因;见到其他教师亲切有礼,见到年长教师尊崇有加;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接受学生的帮助时要诚恳道谢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光辉形象,引起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只有达到这一步,学生才愿意追随老师的步伐,并积极向老师学习,主动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从而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助力。

二、深入学生群体,实施因材施教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考虑的事情、面临的烦恼也越来越多。并且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不难发现,一个人只有内心平静、充实、健康、阳光,他才会以更加友善的态度面对人和事,才会有精力去改变自己的不足。但是当一个人内心狭隘、抑郁、暴躁时,便很容易产生自私、暴力等行为上的问题。所以说心理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深入学生群体,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例如:要想深入学生群体,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比如大扫除、体育比赛、课间游戏等,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状态;在班级设置匿名信箱,鼓励学生写信倾吐心声;布置周记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或者心里的困惑;邀请状态明显异常的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不同性格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与老师沟通的渠道。从而打开学生心扉,暴露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来开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排解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

三、融合传统文化,实现春风化雨

德育不是单纯地约束或改正学生的行为,而是让学生从内心开始改变,产生完善自己的愿望,然后自发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所以说德育是对学生心灵的培育。而文化是心灵的重要养分,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她蕴藏着古代先贤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为此,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教师不妨适当融合传统文化,争取利用优秀的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以实现春风化雨式的品德教育。

例如: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教师可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用传统文化元素布置班级环境,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動等。比如为了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我便组织学生开展一场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诗词夺擂活动。在活动中我设置多个项目,比如:诗词接龙、飞花令、诗词朗诵等,并要求活动中出现的诗词必须是爱国类诗词。活动结束后我便让学生思考:“诗人们可以上马杀敌,可以为君王出谋划策,可以做官造福一方百姓,以此来实现爱国理想。那么我们作为高中生,应当如何爱国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价值。

总之,结合德育的特殊性和高中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榜样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渠道来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冯婧.浅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80.

[2]李春来.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探究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05):29.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高中生德育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如何改变当前畸形的高效课堂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美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三个流派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