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

2019-09-10古丽巴合热木.塔依尔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化学实验

古丽巴合热木.塔依尔

摘要:化学学科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初中的化学学科教学中,化学实验是教学的基础,实验是化学的生命,是学生理解化学本质,探究化学新知的助推剂。因此,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是一项必要课程。实验教学作为化学课程教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合理利用化学实验契机,吸引学生注意力、化解教学重难点,构建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着重分析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路径,旨在实现提升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化学;实验;有效教学

一、强化教师演示实验,规范实验操作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有的是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的是对物质性质的分析验证;也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论证。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必须操作正确、规范,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应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且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免因教师操作不当或错误,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同时也给学生造成知识性的错误要做到实验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教师应在课前对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要进行精心准备,既要考虑到仪器和药品,又要考虑到操作的程序和技巧;如果演示实验失败,要利用失败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做好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

二、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只有观察到位,才能通过正确的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准确的结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感知活动,是提高创造力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实验前应事先告诉他们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观察?怎样观察?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才能仔细、全面。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引导学生抓住实验过程中的典型现象,如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溶解、燃烧等。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等到冷却后,再观察打开止水夹有什么现象产生。如果课本中有些演示实验可见度低,不利于观察,教师可借助实物投影、录像、光盘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观察。

三、重视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1)落实和开发学生分组实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因此,教学中,应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实验,凡是学生能做的实验,教师都应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除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至少完成的下列化学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实验、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验、常见氮肥的检验实验”外,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演示实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例如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酒精与水混合实验”,大部分教师可能作为演示实验,但是在演示实验中,关于量筒的读数变化,大部分学生看不到量筒的具体读数是多少,实验的可见度就比较小,实验的可靠性也就降低了。针对这种情况,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解决了量筒读数看不清的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不仅掌握了“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一基础知识,而且也经历了一种科学验证的过程。

(2)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学生在分组实验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第一,大多数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只充当了一个看热闹的角色。如在进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时,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让有些学生兴奋不已,然而让他们描述实验现象时,则丢三落四,他们根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现象观察上,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实验现象,像这样完成分组实验只能算是走过场,收获甚微。第二,目的性不强,盲目实验。每个学生分组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有些学生实验前没有做好充分预习,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中只是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失去了分组实验的积极作用。第三,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操作。例如,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用过的火柴乱扔在地上或水槽中;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的操作错误;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因此,在分组实验前,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内容,熟悉实验步骤,谨记实验注意事项。每次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组织和开展家庭小实验,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家庭小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将化学实验延伸到课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小实验集科学性、探索性、趣味性于一体,没有现成的、成套的仪器设备,也没有教师亲临指导,完全要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完成,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有选择性地设计一些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安全系数高的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例如:“制作简易净水器”,安排学生回家动手去做,然后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自制冰糖晶体”,可以让学生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体验结晶现象;开发“厨房中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学生可以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如“清除没擦干净的菜刀、铁锅上留下的铁锈”;“除掉长期使用的烧水壶和热水瓶胆内沉积的水垢”;“制作无壳鸡蛋”及“用厨房用品鉴别食盐和纯碱”等。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可以开发“硬水的鉴别”、“燃烧鉴别羊毛织物与化纤织物”等家庭小实验。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以“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梁治国.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2018.08.

[2] 陈有武.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1.10.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化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奇妙的化学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