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水处理厌氧生化流化技术的应用

2019-09-10胡春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

胡春力

摘 要:本文阐述了国内污水处理厌氧生化段设计及运行现状,通过了解并结合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厌氧生化流化增效技术,与传统厌氧生化技术比较提高了活性污泥与污水传质效率,有限提升了厌氧生化处理效果,具有极其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污水处理;厌氧生化;流化技术

前言

污水处理应用厌氧生化技术较为广泛,厌氧生化基本采用生物膜法或活性污泥法,传统的设计只是考虑停留时间的厭氧池,污水从一端进另一端出。近年来设计时在进水端增加推流器,其目的增强污水的扰动力,但效果也不太理想。锦采污水厂厌氧生化池在实际运行中针对推流效果差,厌氧生化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研究实施厌氧生化流化技术起到到明显效果。

一、厌氧池结构设计与缺陷

1.厌氧池结构设计图

2、设计缺陷

2.1投运后推流效果差:因池体为长方形(22米×7米×6.5米),在进水端设计一台推流器数量少,对于长形池体效果差;

2.2运行中生物膜结团:厌氧池采用软性丝状填料,因为厌氧池内水流较为平静导致软性丝状垂落接团。

2.3 生物膜载体填料下端离池底1.3米没有安装,上端离水面0.5米无生物膜填料,有效空间利用率低。

由于存在上述缺陷致使污水与生物膜接触面积减少,导致厌氧生化效率低。

二、厌氧生化流化技术应用

1、流化技术简介

所谓流化技术:指污水进入厌氧池后很快与厌氧菌处于搅动流化状态,提高污水与生物膜或活性污泥传质效率。

2、流化技术的应用

2.1池底改进:在保持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其改造后的结构图如下:

2.2改造内容:针对底部无生物膜填料情况,设想用活性污泥法实现厌氧池底部流化状态,因此,在池底铺设网管并安装射流旋混器,动力流体改用污泥回流泵循环液体,当射流旋混器产生负压区时,同时携带池底沉积污泥混合射出,强力驱使全池底部污水处于搅动流化状态。

3、效果评价

3.1 实施后池底既有横向扰动又有纵向旋流,当限流强劲时可驱使全池处于流化状态。

3.2 实施后利用反硝化池末端沉降活性污泥回流至进水端厌氧池底部网管,利用该流体实现了与污水快速传质扰动与旋流。改变了以前随污水进入后污泥很快沉积池底的状况。

3.3 实施后填补了池底部22米×7米×1.3米无安装生物膜填料的设计缺陷,实现了底部活性污泥法与上部生物膜法的复合厌氧生化工艺。

3.4通过厌氧生化流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厌氧生化反硝化效果,其效果优于原有设计厌氧生化推流技术效果。

3.4.1提高可生化性

3.5经济效益

投资成本:11万元

降低生化出水COD:17.6吨(按处理量5000m3/d,降低COD9mg/l)

按去除COD药剂费:5万元/吨(按当前处理费用4.5元/吨)。

年经济效益为:5×17.6-11=77万元

三、结论

1.厌氧池采用推流技术不适用于长方型池体,故因采用池底流化技术后而停用推流器。

2.采用池底流化技术实现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复合生化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采用流化技术后若增加回流量有助提高厌氧生化效率。建议按设计污水处理量70~80%配置回流泵。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的污水处理问题探析
AO+MBR工艺在某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过程控制研究
膜过滤技术对油田污水处理的研究
KD505: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湖北夷陵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简述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的几点思考
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一体式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