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合对比语料库的多模态翻译研究探析

2019-09-10周超群宋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

周超群 宋艳

摘 要:本研究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出发,引入语料库教学特有的“数据驱动”机制,结合学生特点,在现有单语、双语与视觉、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多模态的复合对比语料库的基础上,精选语料,拟自制适合课堂教学的微型语料库。同时,利用本校网络教育平台,构建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语料库;多模態;翻译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在翻译研究中广泛应用,使翻译研究呈现出较强的数字化多模态的特性,并且用于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语料庞杂,不利于直接运用于教学。本研究突出交叉学科优势互补,旨在探索出一种新型混合式多模态的教学模式。

一、语料库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ona Baker提出用语料库的方法来研究翻译,宣告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途径的诞生。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产物,是翻译研究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结果。纵观近年来国外语料库语言学发展,可以看出翻译研究已经从对语言现象本身的研究上升至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特别是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在语料库语言研究相对成熟之后,国外诸多学者已开始转向语料库的实用研究,即将语料库应用于专业领域信息检索、评估语言作品等。

2.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语料库以其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准确等独特的优势在现代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30年来,基于语料库的各种研究发展迅猛,比如: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词典编撰、句法学、语义学等。语料库的应用极大地扩宽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视野,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模式。语料库建设与现代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如“基于云计算的语料库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探索。

二、语料库研究发展历程

从研究模式上来看,语料库翻译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1)单语类比模式为有别于传统的单一“原文—译文”对比,语料库翻译学在初期,以类比语料库为基础建立了目标语单语类比模式,即对比同一语言(目标语)中翻译文本与非翻译文本,即译文相对于母语表现出的独特文本特征,源文本被暂时搁置。这一对比模式被应用于各个研究课题。

(2)单语类比+双语平行模式。语料库翻译研究发展初期,尽管单语类比是模式上的创新,但实际上这一时期同样存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2000年以后,鉴于类比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一些学者建议将单语类比与双语平行结合进行,即对类比语料库的一些研究结果,在平行语料库中做进一步验证。

(3)多重复合对比研究。语料库翻译研究前期,一些单语库被作为参照库来对研究结果进行辅助验证。近年来,语料库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类比或平行,或是二者的简单结合,研究者开始根据需要,运用多个语料库或多类型语料库,任意选取组合,对翻译现象进行三角考察,形成了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建立的多重复合对比模式。

自语料库翻译学诞生之日起,翻译教学研究一直受到关注,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首先,现有研究成果只是从理论层面探讨语料库在一些翻译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很少有人探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大纲设计、翻译教材编写以及翻译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其次,翻译教学中应用语料库的重要前提是建设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学界却尚未对此予以关注。尽管现有的译学研究语料库可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翻译教学之中,但是这些语料库都是为翻译研究专门设计,与翻译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不太紧密,不适用于课堂教学。

三、多模态研究与语料库

多模态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新兴热点,但很少人将多模态理论引入翻译教学研究。外语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多模态性;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神、空间布局、现场中的事物,以及多媒体课件、网络远程教学等现代科技媒体都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我国的多模态领域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向:基本理论研究、具体语篇研究、英语教学相关研究等。当前的研究虽已在一定层面展开,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一方面,国内现有的多模态话语研究成果基本停留在主观的分析解读层面,缺乏对多模态语法关系进行科学的调查取证与量化分析,实证研究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视觉和文字模态相结合的二维平面研究层次上,对于视觉、声音、文字相结合的三维空间的多模态语篇以及空间模态的语篇鲜有涉及。

语料库的 “教学加工”是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于语言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语料库,尤其是教学语料库正在由单一的电子文本发展为与其他多媒体技术整合的多模态综合型教学资源库,它既有大规模的文字资料,又可同时链接配套的图文、录音乃至视频版本。

因此,基于复合对比语料库,综合单语语料库、双语语料库、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多模态语料库各项优势,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深入实证研究十分必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单语、双语与视觉、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多模态的复合对比语料库的基础上,精选语料,拟自制适合课堂教学的微型语料库。同时,利用本校网络平台,构建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Kress,G. Multimodality: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Routledge,2010.

[2] 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3] 李红满.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翻译,2014(2).

[4] 刘秀丽,张德禄,张宜波. 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3(5).

[5] 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探索[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周超群,武警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宋艳,武警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料库翻译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广告翻译平行语料库问题研究
浅谈语料库分类及用途
国内外语料库建设研究简述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