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活动教学在地理课堂大放光彩
2019-09-10周雪梅
周雪梅
摘 要:自地理新课程开展以来,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越来越强调课堂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在此前提下,活动教学成为了高中地理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然而,地理教师应用活动教学的整体水平较差,教师主宰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活动教学失去原本的价值和意义。鉴于此,本文探究了活动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应用,以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让地理课堂大放光彩。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知识探索,以培养学生学习素质的教学。因而,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活动教学是学生主动体验、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也因此,活动教学成为了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旨在让学生围绕活动解决问题,形成地理知识系统;让学生以活动为媒介在“做中学”、“用中学”,培养地理综合素养。那么,在新教育时代,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活动教学如何才能让地理课堂绽放光彩呢?就这一问题,我进行了解读。
一、高效地理课堂的内涵
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地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有涵养、有责任、有理念的学生,促使学生带着欣赏、和善的目光去认知世界。虽然地理本身具备这种功能,但是传统的地理课堂并不能“养育”出高素质的地理人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传统的灌输式的地理课堂不是高效地理课堂。那么,何为高效地理课堂呢?高效地理课堂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包括:地理素养、问题探究、地理思想方法、信息技术。具体来说,其一,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指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和科学方法的集合。它是学生用地理学观点观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地理关键能力。拥有地理素养,学生就可以独立探索地理世界;其二,问题探究。在素质教育下,启发和探究成为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而,问题探究是高效地理课堂必要的教学方式。在问题探究课堂中,学生能够手脑并用的学习地理,掌握地理学科最核心的思想和技能;其三,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学科的内核,包括人地关系思想方法、空间思想方法、区域思想方法、地图思想方法等。掌握地理思想方法,学生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站立在地理学习的巅峰;其四,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迎来了信息化时代。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表明了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重要性。因而,信息技术是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形象地感知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而深刻地学习、掌握地理知识。
二、如何组织活动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一)以地理素养为指导组织活动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堂重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而不是向成绩看齐,旨在帮助学生生成用地理观点思考生活现象、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困惑的能力。因而,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在活动教学中渗透地理素养,用地理素养指导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丰富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观点、掌握地理科学方法、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如此,活动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通过活动就能培养地理素养,让地理课堂通过活动就能推动素质教育进程。
例如,在教学“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时,我组织了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地理知识,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建立地理观念,培养地理素养。具体来说,我组织了实操类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演示地理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其次,要求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对比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内容包括:旋转中心、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而通过实施操作活动,学生具象化地感知和体验了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掌握了自转与公转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地理知识。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对比、归纳等地理学习方法。因而,活动教学要以地理素养为指导,以便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实力,提升地理教学品质。
(二)以问题探究为目的实施活动教学
所谓活动,是指脑“活”手“动”。所以,活动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活动中掌握核心地理思想与技能。但是,当今地理活动课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学生并不能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参与地理知识的讨论与学习。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活动教学缺乏问题性和探究性,学生不能通过活动激活大脑、调动理性思维,不能通过活动自觉、自动地参与地理学习。为此,教师要以问题探究为目的组织活动教学,给地理活动增加问题属性,促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自主探究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时,我围绕问题探究组织了活动教学。活动内容为:全球变暖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一些科学家预测,因为全球变暖物种可能发生变化。那么,由于全球变暖,你能预测哪些变化呢?由于此问题的发散性和趣味性较强,具有调动大脑思维,活跃大脑积极性的作用,因而学生自主参与了本次活动。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带着活动探究问题,学生发散思维,联系旧有地理知识,分析出此问题与“气温与地理事物联系”的地理知识有关。于是,学生主动学习了教材内容,回顾了“气温与地理事物的联系”。在这期间,学生既获得了活动探究的答案,巩固了地理知识内部联系,又提高了探索、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而,活动教学离不开问题探究。以问题探究为目的实施活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地理教学質量。
(三)以思想方法为主线贯穿活动教学
地理思想与方法是地理的灵魂,是学生地理学习的核心所在。掌握地理思想与方法,学生就可以人地关系知识、地理空间问题以及地理区域问题,发展地理综合素养,实现地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地理活动教学中,教师要以思想方法为主线设计、组织活动,让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贯穿于活动学习的始终,使得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地理思想方法,提高地理综合实力。
例如,在教学“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我设计了如下地理活动:
春节期间,小明一家要去旅游,设计的旅游路线为: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历经苏州、太原、内蒙古,最后到达哈尔滨。请同学们考察这一路线,讨论、分析小明一家在沿途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并思考自然风景差异的原因?
该活动情境围绕人地关系思想、区域差异思想以及对比分析方法等地理思想方法开展而来。于是,分析该活动情境,其一,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探究苏州、太原、内蒙古、哈尔滨等地的自然风景的差异自觉形成区域差异思想;其二,学生在了解各地自然风景差异的过程中经历了这些地方从古至今自然风景的变化,从中感知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从而建立了人地关系思想;其三,学生在思考各地自然环境差异的过程中运用了对比探究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对比分析的地理方法。而在整个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解决地理问题的一般事项方法,提高了地理学习能力。因而,教师要将思想方法作为贯穿活动教学的主线,以增强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地理教学品质。
(四)以信息技术为辅助落实活动教学
地理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获取地理空间信息有赖于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同时,地理也是一门强调具象化的学科,地理知识最好能够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综合考虑,地理学习需要信息技术的加入。因而,在活动教学中,教师也不应该忘记信息技术元素,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参与活动探究,促使学生生动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昼夜交替和时差”时,我利用信息技术组织了活动教学,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传播一些有趣的时事信息,激发学生时差问题探究兴趣,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时差知识。具体来说,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为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视频,以此刺激学生大脑兴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其次,以世界杯为背景布置活动,即,根据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的当地直播时间,制作一张中国收看赛事直播的时间表。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系统掌握了时差知识,形成了时差意识,提高了时差问题解决能力。因而,信息技术辅佐的活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总之,活动教学服从服务于地理素质教育。因而,教师要遵照素质教育的理念组织活动教学,将地理素养、问题探究、地理思想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等元素渗透到活动中,从而让活动教学在地理课堂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刘峰.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2):122-124.
[2] 吴淑华.高中地理活动教學的价值分析和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52.
[3] 周小芳.对新课程背景下运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方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7,(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