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蕴藉之美”
2019-09-10
同学们乍一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先会连读好几遍。为了确定“藉”字的读音,在“蕴藉”这个词中,“藉”的读音(jiè);接着,我们来研究“蕴藉”在字典中的意思——含而不露,可以理解为“含蓄美”。
其实,这也是我们水墨国画和古典诗词很显著的一个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诗词中的“蕴藉之美”。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凭阑袖拂杨花雪”
关汉卿有一首著名的元曲小令《四块玉·别情》。曲的内容和题目有关,此曲既题为“别情”,表现的是作者化身一位痴情女子,对即将远去的爱人抒发恋恋不舍之情。
其中有一句“凭阑袖拂杨花雪”,写来特别有情。这里“杨花雪”意为像雪花般飞舞的杨花;“拂”是拭、掸去。同学们不禁疑问:女主人拂花的一个小动作,何以见“离愁”,又何以见“别绪”呢?
杨花极轻,几无分量,更谈不上厚度,而如要积到一定分量和厚度,可见女子“凭阑”时间之长,更可见“凭阑”用心之专,痴心一片。说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对古诗词中的“蕴藉之美”稍稍有点感觉了呢?我们平时常见的诗词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啦,托物言志啦,情境交融啦,实则都属于“蕴藉”的范畴。
看上去写的是小到“拂袖”这样细微的动作,其实背后蕴藏了深厚绵长的情意,这应该也比较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含蓄的特点吧。
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却道天凉好个秋”
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其中有“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几句。表面看上去是写在不同的地点“听雨”的经历,实则地点的转换,何尝不是写尽了作者人生境遇的改变呢?“歌楼上”写的是作者年轻潇洒宴游,甚至有些荒唐的时光;“客舟中”寓意他此后客游他乡,漂泊不定;“僧庐下”暗示词人境况不佳,只能无奈寄住在寺庙中。
整首词写到此处,可能并无强烈的情感“排山倒海”向我们袭来,但是嵌于每句之中的“上、中、下”,看似不经意,其实已经隐约交代了词人生活的跌宕。这里有环境更迭的“蕴藉”,更有三个表示方位的字堪称点睛之笔,足见词人写词的功力。于是写到词的最后,词人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无限感慨,倒显得出于自然了。
我欲将心向明月,只恐“欲渡黄河冰塞川”
我们的古典诗词中,常常会有一些写景的诗句。这些诗人笔下的景色,有些是眼前胜景,比如《钱塘湖春行》里表现早春时节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些则是“眼前无景,胸中有景”,比如《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即便身在黄鹤楼的高处,其实也是看不到对岸汉阳的树木,更不用说,这些树木不仅看见,还可以“历历”在目——清楚可数。
不管是白描眼前实景,还是营造出想象之景,作者的心意,都不止于此。我们再拿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写景名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讲,作者并未立志从浪漫主义的大诗人,即时转战成为一名“攀登者”,或者“直挂云帆济沧海”,急于渡船饱览黄河对岸大好景色。作者只是借这两处“曲折”之景:渡河遇冰川、登山遭雪阻,暗指自己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不如意境况,但“谪仙人”是有唐一朝最有才华的诗人,当然不会像我们一样,直接“吐槽”一番,所以纵有满腔委屈,只在景中抒写。
我们现在也许没什么机会写诗。但是,当我们充分领略古典诗词中的“蕴藉之美”后,我们能够一眼识见画面和景色背后的情意,这对于我们赏析诗词作品,进而自己在写作中灵活运用,都会带来极大帮助的。
当我们想要抒发内心某种情感的时候,不管直接喷涌而出直抒胸臆,還是娓娓道来婉转抒情,都能够信手拈来时,我们的写作水平,也将会“拾级而上”,更上一个台阶了。
1.以下哪一部作品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品:( )
A.《汉宫秋》 B.《拜月亭》
C.《感天动地窦娥冤》 D.《赵氏孤儿》
2.以下哪一位词人不是和宋代大词人蒋捷同处一个时代的:( )
A.李煜 B.陆游
C.辛弃疾 D.李清照
3.以下哪一个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号:( )
A.香山居士 B.青莲居士
C.易安居士 D.六一居士
参考答案:
1.C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