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2019-09-10邹丽萍
邹丽萍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着重强调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和家庭甚至是社会都有义务和责任为未成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风向标。而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班主任应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领路人”。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工作;学校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对于国家来说,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一、班主任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他是班级的建设者,是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教育专家朱永新说过:“所谓德育,旨在培养人的德性。”而培养未成年人德性的过程中,除了原生家庭以外,学校和老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班级是学校构成的基本单元,所以说,班主任就成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
另外,班主任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还是学生品德效仿的主要对象,所有未成年人自踏入校门起,班主任就是他们沟通学校和家庭甚至是社会的桥梁。因此,未成年人需要的是一个素质高、德性高、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领路人”。正因为这样,才决定了班主任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班主任必须有能力担任起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正面榜样,在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进行积极有效的影响。
二、班主任如何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1.社会大环境的荼毒
网络时代,成长过程中,未成年人接触到的各类信息良莠不齐,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不良的文化生活,不健康的影视广告,甚至是庸俗不堪的各类网站和书刊,都严重侵害者未成年人的心灵,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坏的心灵侵蚀。部分未成年人甚至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对学习没有兴趣。
2.原生家庭的影响
未成年人的原生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家庭作为人类的第一所学校,母亲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们没有做到言传身教,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对未成年人形成了负面影响,甚至有的家长不当的行为习惯和低俗的兴趣爱好都从小就开始影响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的原生家庭中出现婚姻变故,离异、单亲、甚至家庭暴力,使原生家庭变得不和谐、不稳定,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心理教育,家庭教育产生负面影响,造成部分未成年人心理畸形,人格扭曲,甚至导致未成年人步入犯罪的深渊。
3.外界环境对心理的压力。
未成年人面对的外界环境复杂多变,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外界要求越来越复杂,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学校摆脱不了“应试教育”,家庭中自由支配时间少,课业负担和业余培训繁重,再加上对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生理发育、交际问题、早恋问题、升学问题等具体问题缺乏判断和应变能力,很容易出现各类问题。
三、班主任如何关注并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
1.从细节出发,实践才能出真知
不论是学习還是思想道德的建设,都不是说教就能出效果的,作为一个班级的“领路者”,必须知行合一,从实践上下真功夫。首先,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明白道理,行动上却总是不尽人意,怎么办呢?其实对于这一点,就可以寓教于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特殊的主题活动,从而让他们把书本活学活用起来,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①每周开展一次特殊的班会,讨论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故事,观看一些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影片,在开展主题教育时,针对不同年龄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例如,在“首礼明理 从我做起”班会活动中,要求每个同学说一种自己以为不懂礼貌不讲道理的行为,然后根据自己遇见或者看见情况。比如,“旅游的时候碰到在景点乱刻乱画”“安静的环境中有人大声喧哗”等等,说一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大家畅所欲言,在表达自己看法和感受的同时,这种从小就要守礼貌、讲道理的思想就会根植在孩子们的内心,既能记忆清晰,也能加深理解赞同。
②课余时间的团队活动,从各个角度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华美德,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加深文化底蕴,抵御不良读物。
③模拟法庭等教育渠道,加强法制观念,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和掌握自救自护知识。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自(下转第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