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有效的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2019-09-10任小波
任小波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每门学科的学习课时都做了相应的减少和调整。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没有减少。这就意味着原有的教学方法和进程无法在现有的时间内完成授课,如不改革势必会降低学校教学的质量。高中化学亦是如此。所以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会继续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众多的知识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显然增加了,光靠死记硬背是难以掌握高中化学中数量庞大的知识点。本文将从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和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课堂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信息渠道之一。化学课堂更是如此。如果说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知识,写作水平等还能通过课外的阅读和自我的积累不断提高和完善。那么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主要还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来实现的。所以化学的课堂教学工作相比其他的学科而言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教学目的。目前很多的高中化学课堂距离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还有一定的差距。
应试教育模式:自我从事教学高中化学以来,从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思维可以看出。学校的教学主要还是让学生以应付考试为主的。在很多地区,高考仍然是判断一个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好差的唯一的硬性的标准。化学教师还是比较偏爱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而忽略了对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这与当前我国重点强调的绿色化学思想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针对现有的化学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进行反思。争取通过相关的措施提高化學课堂的有效性,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所谓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建立起独立的化学学习思维。不断的在学习上取得新的进步,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也得到全面的发展。
(1)激发学生的主动求职欲望和学习兴趣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良好的学习开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堂导入的环节十分重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大前提下做好课堂导入工作,教师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尽量搜集一些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有趣的小案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
除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小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通过趣味提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趣味提问就是指所提的化学问题既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又与课堂的主题不可分割,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把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进一步的得到巩固。从而使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倡导主动学习,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同学明白,浅显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对高中的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众多的知识点和频繁的实验计算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较好的记忆方法等。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时,本身化学反应是非常抽象的,因此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想学生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奇妙,这样能够将抽象化为具体,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学习《烃》的时候,首先需要学习甲烷等烷烃的性质,但是其空间结构学生很难想到,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其空间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在学习指导的同时,教师更需要强调重点就是自主学习。只有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灵活掌握化学知识,学以致用。
三、在教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比初中化学实验的简单易操作,高中化学的实验课程相对比较复杂繁琐,需要进行多次的逻辑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各种千奇百怪的实验和实验带来的奇特现象,会使学生暂时忘记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成功的化学课堂实验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动力。
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在化学课堂实验中去寻求真理、证明真伪。此外探究性实验要比验证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是十分强烈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的有效性在化学课堂实验中真正得到提高。
总之,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生硬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结合书本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才能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
参考文献:
[1]黄小龙.浅谈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赤子(中旬),2014(03):308.
[2]陈革峰.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