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角下物理复习课的尝试

2019-09-10王玉洁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平衡力知识结构导图

王玉洁

很多老师认为,初三复习课就是帮助学生完成概念和方法的巩固,通过变式训练来内化知识,渗透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但笔者认为,初三复习中应该先让学生将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经验暴露出来,然后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探究,促进其物理知识体系和解决方法的自我构建。下面就以一节“力 力和运动”复习课为例,谈一谈笔者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1、让“思维导图“替代“知识罗列”

知识在进入课程之前是呈整体存在的样态,但进入课程之后,势必要进行分组处理,割裂成一节一节的内容,以便分课时教学。这就决定了学生通过新授课学到的往往是点状离散的知识结构。在传统的复习模式下,知识点的复习仍然是“割裂化”“填空化”或者“清单化”的知识罗列。而托尼·巴赞所定义的思维导图最核心目的就是激发并整理思考。它能清晰地描绘出思维、知识的联系和层次,具有思维可视化、解决问题、自助学习和管理知识等功能,也是知识的理解、分析、构建和评价的方法。

笔者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将思维导图的应用贯穿于整节课。包括以下步骤:课前绘制思维导图、课上解读思维导图和课下完善思维导图。课前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图百花齐放,有的可能只是知识点的梳理。课上解读思维导图可以是同学之间互纠互补,也可以是师生之间共同搭建。课后完善思维导图是指学生在上完复习课后将课堂发现的新知识、难点、相关联的知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随时加在适当的分类位置上,使知识结构更缜密,更完善,联系更密切。

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点状结构发展到网状结构、从零散结构优化到关联结

构,从而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内容丰富、联系紧密、区分明确、层次鲜明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促进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实现学习迁移是深度学习的发展指向,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灵活度。

例如在《力 力和运动》的复习中,分析物体受平衡力,将会处于平衡状态。就可以将平衡力的知识和分析平衡力的方法延展迁移到整个初中力学。在以上的实例中,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的是拉力,但利用平衡力的知识,让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就可以间接地测量重力、摩擦力和浮力。在整个初中力学,重力、摩擦力、浮力的测量,漂浮、悬浮状态的分析,都是借助平衡力的知識。通过这样一组开放性的、有梯度的活动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输出学习成果。活动与体验是相伴相生的,主动活动,必会引发内心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硬知识之外,体会到更深刻、复杂的情感以及学科思想方法。

3、重视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整合和应用

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的:“这种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伽利略斜面实验、推导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推导出电荷的种类…… 都用到了这一方法。

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复习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比历史上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今日同学们投掷实心球的体验和未来科技中人造卫星的发射。理解理想实验方法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此环节加强对物理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物理与社会的关系。

“对比思想”的渗透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在《力 力和运动》的复习课中,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和“运动状态不变”对比,透过表面运动状态的不同,发现内在实质是受力的不同;对比物体“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变化;总结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的思路时,也用到了对比的思想,是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或者是两个物体的对比,其中一部分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而另一部分由于具有惯性保持运动状态不变。通过对比,有助于学生弄清异同,探索规律,掌握事物本质。

4、实验是需要动手做的

动手动脑学物理,以研究者的态度进行实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在《力 力和运动》的这节复习课中,学生分组,自选器材,重现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在此环节中,学生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更有效,理解也更透彻。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非常经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学生重现经典的时刻,哪怕只是重复,也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以此体现团队和合作的力量,并试着理解科学家的艰辛与坚持。通过让学生“参与”人类已有的社会实践,使得人类历史与学生息息相关,使学生成为能够在历史中展望未来、创造未来的社会实践主体。

复习,就是将零散的知识建立关系,连接起来,并延伸下去… …用大量生活实例创设丰富的物理情境,激发思维,完成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用生动有趣的任务驱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用整合和提升来引导学生完成复习框架的自主生成与建构,复习课仍然可以有“意外的通道”、“美丽的图景”。

猜你喜欢

平衡力知识结构导图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辨析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平衡力好,可以保命
平衡力好,可以保命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巧用平衡力破解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