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及维护保养

2019-09-10梁永恒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8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维护

梁永恒

摘要: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工具,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保养不当、设备老化导致的各类故障却屡屡出现,而设备故障的出现则可能降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影响后续治疗效果。因此总结医疗设备的故障发生的常见原因,对医疗设备实施周期性、正确地保养可显著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寿命,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检测设备(DR、MRI、CT)的常见故障表现形式、发生原因、排除方法、保养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为临床中常见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医疗设备;故障;维修;维护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为医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手段,同时也给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现代医院尤其是临床学科的发展中,医疗设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也使得其管理工作受到了医院的关注。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对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直接关系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1.医疗设备常见的故障

1.1设备日常操作故障

有些工作人员不能正确操作设备,操作方法不正确使设备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另外有些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的过程中不认真,没有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因此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会大大升高。例如,有急停开关设置的设备,不小心碰到急停开关了,不知道复位急停开关重新运转设备;CT球管有工作温度要求,操作人员不注意CT室空调温度,致使球管过热保护。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工作人员没有很好地进行岗位培训,可能是医院的医疗设备制度不健全,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而这些因素与设备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这也会造成设备故障的发生,所以要减少人为失误,提高设备的使用正确率。

1.2机械故障

(1)由于机械遭到碰撞而导致的变形、断裂、破碎等故障,需要更换损坏部件,或根据技术要求重新调整来修復。(2)机械连接件的脱落和松动,如螺母、螺钉等部件由于长期使用缺乏保养而产生脱落[2] 。对于此类情况需要对该部位做好认真检查,尤其是螺母和螺钉处,避免因发生脱落情况而使得部件损坏。(3)机械转动部位的受阻或卡死。导致该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为设备长时间处于停用状态,各种杂物以及机械受潮等原因引起故障,解决方案为给机械相关部件添加润滑油,同时做好除锈和清除杂物等系列工作。

1.3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包括短路故障与断路故障两种,会导致设备控制失灵,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设备报废。其中,短路故障主要是由于主控电路电源与地线相互连接所引发的故障,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设备内部电路烧毁,造成设备报废;断路故障则是由于电路中保险丝熔断或者连线断开所引发的故障,主要表现为电源或者信号无法接通,这种故障的影响较轻,一般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1.4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一般存在于以USB、移动硬盘等为存储方式的医疗设备中,如果需要管理和存储的数据量较大,可能会导致不同存储资源之间的相互冲突,影响医疗设备的反应速度,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死机,影响其正常使用。

2.维护保养

2.1日常检查

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属于维修保养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可及时、有效预防医疗事故和故障发生。该类日常检查和维护可由设备使用人员完成,日常细致维护和检查,能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作,有利于早期发现设备异常,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2.2不断地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

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日常的保养、一级维护保养、二级维护保养,下面就来具体说说: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指的是一般的保养措施,包括给设备除尘、清洁等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由医疗人员来承担的,要定期进行,只限于设备的外部维修保养。

一级维护保养是指根据医疗设备的特点及使用属性按计划进行,由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完成,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没有不正常的情况,对设备进行局部的检查与调整,对机器内部的灰尘要进行彻底清洁,对消耗性材料进行更换等等。

二级维护保养是在了解设备具体出现故障的情况之后,制定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方案,对易损部件要及时更换新的,对那些出现故障的重点部位进行拆卸,然后仔细检查,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加强重视并重点检查。这个工作主要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如果有需要可以请厂家技术人员来操作。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我们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做好、做彻底,使医疗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临床医疗行为的需要,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2.3完善医疗设备维护制度

医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要求做好相应的保养和检修工作,对设备自身的工作条件和技术状况进行相应改善。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健全设备保养制度,从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重点保养三个方面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日常保养主要是由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以及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定期保养是由专业设备维护人员,定期对医疗设备的内部进行清理,去除其中的灰尘和杂物;重点保养可以算是一种预防性的维护工作,一般由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共同进行,对医疗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必要时需要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考虑到现代医院中医疗设备的种类较多,为了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有序展开,可以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将其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以CT、直线加速器等为代表的重点设备,以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器等为代表的重点设备,以加湿器等为代表的非重点设备等,分别进行管理和维护。

2.4重视医疗设备故障处理

对医疗设备中存在的故障进行维修,保证其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关键和重点。根据设备故障类型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电路故障,应该首先判断属于短路故障还是断路故障,若是短路故障,应该对设备主电路板的绝缘层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损坏,或者线路连接线是否与地线相接,对烧坏的电元件进行更换;若是断路故障,则应该对电路板上的焊接点以及连接线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固定焊点或者重新对线路进行连接的方式,对故障进行处理。对于机械故障,应该从故障产生的原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对于设备机械转动部件受潮生锈导致的故障,可以进行除锈,添加润滑油;对于杂物导致的部件卡死,可以对杂物进行清除;对于连接件松动或者脱落,可以对部件进行重新安装和紧固。对于软件故障,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重启设备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果是系统中数据丢失或者程序错误,则应该对系统程序进行重新安装。

结论

电路故障、设备老化、机械故障以及使用不当造成的故障均是医疗设备常见故障的主要产生因素,经过积极维修和强化管理均可得到极大改善,达到合理使用和科学维护维修的目的。制定和完善使用人员的上岗培训、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 黄志光.医疗设备维修的常见检查方法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34):55.

[2] 朱源.浅析医疗设备维修的常见检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32.

[3] 刘敬业.医疗设备维修领域中常用检查方法[J].医疗装备,2016,29(12):56.

[4] 赵洋.论医疗设备的一般维修检查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44):210.

[5] 钱捷洁.医疗设备故障分析及维修保养方法研究[J].健康之路,2017,16(9):63-64.

[6] 张小辉.医疗设备常见故障与维修[J].医疗装备,2016,29(16):58.

(作者身份证号码:441900199009013012)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维修维护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