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胎时代背景下家校共育开展方式的实践与探究

2019-09-10魏梅坤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8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究二胎家校共育

魏梅坤

摘  要: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和出台,近几年来,不少家庭纷纷有了“二胎计划”。有些家庭在欢喜“二胎政策”的开放时同时也有所顾忌。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和大儿子或者女儿交谈打算要“二胎”,另一方面也害怕由于“二胎”而忽略老大的感受,让老大有抵触情绪的出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在学校当中扮演好“规劝者”的角色,不仅是对孩子需要不断地开导他们,鼓励他们。同时也需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能够多照顾孩子的情绪。

关键词:二胎;家校共育;实践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8-0013-01

在我国的传统家庭当中,存在着独生子女家庭,也存在着“二胎”或者“多胎”的家庭。有的家庭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些家庭会有“爱护幼子”的表现,因此常常出现忽视了老大的感受。比如,当两个孩子打闹时,受责的那个往往是老大。甚至在一些日常行为当中,家长过度表现了对幼子的喜爱和爱护,不仅容易引起家里长子的嫉妒等不好情绪的爆发,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成长情况。本文,我就如何开展二胎时代下的家校共育,谈谈我的经验和看法。

1.开展每周家庭日,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度

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意味着在学校,我们就是孩子们的监护人。因此,当孩子们情绪受到刺激或者有什么异样的状况发生时,教师们不仅要及时关注并且关心孩子们的情况,同时也需要和家长及时沟通了解情况,达到家校共同教育。例如,我将每周五设置为家庭日,在这一天家长们可以到校园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做游戏等等。在课堂上我会增加家长互动的环节。比如,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增加彼此间的默契程度。当我教到“你眼中的爸爸妈妈”以及“你眼中的孩子”时,我通过提问几个问题,让家长和孩子同时说出来,促进父母和孩子们间的了解。在家庭日这天,家长会和孩子一起用餐,并且在用餐前需要让孩子们告诉家长学校的用餐礼仪等等。一方面让孩子们有种自豪感,以校园主人的方式接待。另一方面也能让家长们体会到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多么地出色。通过设置一个家庭日,增加家长和孩子们的日常互动,让彼此间能够相互了解,能够多照顾到老大的情绪和感受。

2.定期每月家访日,反映学生情况以及配合家长

“二胎”政策对于幼儿园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在这些孩子们当中,他们会认为会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抢走”家人对他们的爱,会“抢走”最爱的游戏,食物等等。因此他们在知道弟弟或者妹妹到來时,常常会做出过激的举动。比如,产生了嫉妒、争宠的心理,情绪多变,时常哭闹等等。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教师和家长们更需要给予关心和爱护。

例如,我校每月都会有教师定期家访,不仅需要将学生们的近期表现情况和家长反馈,还需要针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开导以及请求家长的配合。比如,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和在学校是判若两人,在家会和弟弟争风吃醋,看见爷爷奶奶和弟弟玩耍,就会躺在地上打滚等等。家长也有和孩子谈过,但是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家长的想法。当我在家访时,我建议家长从生活当中的小事关心孩子,当孩子们发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他身上时,难免会想尽办法引起注意,才会有哭闹、争宠的举动等等。这时家长们可以分工合作,比如,妈妈看管弟弟,那么这时候爸爸可以陪老大玩耍,或者讲讲故事等等,让他能够感受到自己还是有人注意。以这样的方式来平复孩子的情绪。

3.开展辩论游戏比赛,表达孩子们的真实感受

为了更加深入实现家校共育,知悉孩子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我们在学校会开展辩论游戏的比赛,以“家长是否要二胎”展开辩论,正方持“可以要二胎,我接受二胎”的观点,反方持“不同意二胎”的观点。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战队,当游戏开始时,每位孩子都可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当辩方说出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时,孩子们也可以进行反驳。在辩论比赛当中,教师会将辩论的过程制成视频,并且和家长们分享,让家长们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孩子对于“二胎政策”有什么样的想法,并且能够和校方和教师及时沟通和配合,帮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更加健康地成长。在辩论游戏中,孩子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是种情绪的抒发,通过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有利于孩子们情绪的转换。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我关于在“二胎”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家校共育的实践和探究。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他们渴望亲人的关注。因此,当家长有了二胎时,更需要关心孩子们的感受,让他们在“二胎”家庭也能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爱意,并且学会去喜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弟弟妹妹分享。在学校,我们教师也会经常渗透“二胎”的政策教育,教会孩子们应该怎样和弟弟妹妹们相处,怎样和家人相处,并且教会孩子们在有情绪宣泄时,什么才是正确的宣泄方式。家校共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璐.放开“二胎”政策的利弊比较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2]宋全成.我国单独二胎人口政策实施的意义、现状与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3]康丽颖.家校共同担责合作走向共育[N].中国教育报,2018(012):09-27

[4]钟焦平.家校共育不要模糊了责任边界[N].中国教育报,2018(001):05-18

[5]家校共育需要家长深度参与[N].中国教育报,2017(002):12-14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究二胎家校共育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英语核心问题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究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孩子,妈妈对你的爱是不会改变的
怎样搞好边远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