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9-09-10刘恋黄磊昌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8期

刘恋 黄磊昌

摘要:本文将探讨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概念,通过分析人与景观之间显性互动与隐性互动的关系,以此提出在景观设计中的的“四维度”环境心理学原则,即公共维度、安全维度、私密维度以及观赏维度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的概念;显性互动;隐性互动;“四维度”环境心理学原则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Landscape Design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landscape design,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scape,put forward the "four-dimensional"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landscape design,namely,public dimension,security dimension,privacy dimension and ornamental dimension.

Key words: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explicit interaction,implicit interaction,"four-dimensional"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概念

所谓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在景观设计中的环境与人在心理和行为之间的隐性互动与显性互动的关系,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就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景观设计而言,了解环境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有利于人对环境心理进行正确的判断,遵循人在景观设计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在景观设计中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更好的满足人在景观设计中所产生的各种需求,更好的促进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环境的认知与体验、对人心理活动的捕捉,对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绿水青山”的主题已经被全社会高度重视起来,那么,一切发展一切进步,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归结于“以人为本”,都是要为人服务,[1]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能够识别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可意象环境空间的塑造往往依据的是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的前期规划中,一定会对整个场地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这些规划往往都是基于人的心理和行為,如在进行道路规划时会考虑其宽度是否适合人类通过,在进行景观植物规划时会考虑颜色搭配上是否会使人心情愉悦等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在塑造一种人处在园林中的意象。意象不仅体现在整个景观设计中,还体现在局部。

2.1休憩

在景观设计中,休憩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空间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放松的地方,是使人感觉轻松、自在、身心舒畅的地方,因此人对休憩空间的需求是很大的。

2.2交流

交流空间是人们通过周边环境与他人产生互动的区域。现代的景观设计无论是大型的公园广场还是小型的小区都极其注重交流感,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或是人与人造环境都是一个相对联系的整体,需要架起一个相互交流的桥梁。

2.3功能使用

功能使用主要是指具体的某一个景观区域必须拥有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健身器材、运动跑道、道路交通等方方面面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功能使用将演变得更简洁、更智能,并极大程度上的为人所更好的使用

2.4个性培养

个性培养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公共的园林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因此要提供一系列从公共转化到私密的空间。景观设计是一个营造空间的过程,反过来,空间也在改造着人的心理。设计要从人的心理出发,创造出实用、景色宜人、可持续的空间。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外观好看,同时还要富有文化内涵。此外,要重视人的行为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景观设计中的“四维度”环境心理学原则

3.1公共维度

现代社会迅猛发展,人们不单单需要可以安静思考的私密空间,同时也很需要可以让自己娱乐的公共空间。[2] 环境心理学家曾提出社会向心与社会离心的空间概念,园林景观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界定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前者如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区中心绿地等,广场上要设置冠荫树,公园草坪要尽量开放,草坪不能一览无余,要有遮阳避雨的地方,居住区绿地中的植物品种要尽量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等。这些设计思路都是倾向于使人相对聚集,促进人与人相互交往,并进而去寻求更丰富的信息。

3.2安全维度

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人类有很大一部分人人缺乏安全感,那么在景观设计中就要极大地考虑这一方面,给人们提供相对安全的封闭领域。[2] 心理学家认为,领域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感与便于沟通的信息,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所以领域性在景观设计中是占据着很大的地位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尊重类似的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

3.3私密维度

在竞争激烈、匆匆忙忙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繁华的大城市中,人们在生活上班当中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人们渴望能够拥有一块远离世俗的幽静之地。这种需求在自家的庭院或是小区的花园很容易得到满足,而在大自然的绿地中也可以通过植物种植与颜色搭配来达到满足,布局合理的植物屏障或是精心搭配的树木花卉就可以营造私密环境,在这样营造的静谧空间中,人们可以读书、听音乐、思考亦或是谈心。

3.4观赏维度

在景观设计中“观赏性” 是最基础的一方面,景观设计除了要绿化环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吸引人的眼球,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景观设计必须是在精神上散发愉快、美好的感受,同时必须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需求。

4.结语

研究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求设计师们分析人的心理活动,以此设计出真正能满足人的需求并得到真正的认可同时使人感到美好、愉悦的景观。优美的景观环境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远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因此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在景观设计中是一门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

参考文献:

[1] 吕晓峰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环境心理学注重人与环境关系的最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易惟谦;;“环境心理学”初探[J];环保科技;1982年01期

[3] 俞国良;;一门崭新的学科——环境心理学[J];环境保护;1989年11期

作者简介:

黄磊昌,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风景园林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城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修复”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残存斑块的演化机理与景观生态修复技术研究(31570701);辽宁省教育厅科研业务费立项项目:大连城镇绿色生态规划技术体系构建(2016J009);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求下的工业旅游资源调研与总体规划研究(L16BJY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可持续景观设计的生态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31270747)。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