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小学图书馆的困境与出路
2019-09-10刘新民
刘新民
摘要:图书馆在乡村小学大量建立的同时,但普遍存在管理和使用不善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在乡村小学教育的中的现实意义,指出图书馆发展的困境与问题,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乡村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开展阅读教育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乡村小学 图书馆 阅读教育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重视和推动下,乡村小学普遍建立了图书馆或图书室。但是,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使用理念落后,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被闲置,甚至沦为“摆设”。以笔者工作的甘肃省某贫困地区的乡村小学为例,虽然几年前都普遍设立了图书室,配备了规定数量的图书,但大多数由管理使用不到位,利用率低,发挥作用有限,必须重视和扭转这一局面。
一、图书馆在乡村小学教育中具有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在乡村小学生教育中具有“特殊使命”。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乡村小学生源大幅减少,且以留守儿童为主。这些学生的父母平时外出务工,家庭教育多数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承担,但据笔者观察,普遍存在“教不了”,也“管不了”的问题,很多学生课余时间以手机为伴,沉迷于打游戏、看视频,缺乏正确引导,潜在的不利影响非常巨大。尽快管理和利用好小学图书馆,引导农村地区小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阅读,摈弃一些不良习惯,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图书馆是缩小城乡小学生教育差距的重要载体。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也是一个人丰富知识、健全品格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启蒙期,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根据2018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但笔者观察统计,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低于该标准,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除了课本基本没有读过其他书籍,城乡差距非常明显,从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学生的未来成长发展。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农村地区有限的文化教育资源背景下,阅读又是最便捷、最节约,也是最有可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教育领域,而图书馆则是承载阅读功能的主要载体。
二、乡村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困境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虽然学校和家长在学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上观念越来越一致,但在如何落实阅读教育上却缺乏有效应对措施。目前,教育管理者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主要还是以学生学科成绩为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和老师很难去关注孩子们在阅读成长,图书馆也就变成可有可无的“摆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阅读引导功能。
(二)建设管理水平低下。“硬件”配备方面,乡村小学由于生源不断减少,图书管理用房方面普遍比较宽裕,但馆藏质量不高,数量严重不足。以笔者所在乡村小学图书室为例,馆藏为当地某国企捐赠,馆藏多为一些三流出版社出版的大众普及本图书,编排、装帧、印刷等方面水准不高,影响阅读体验,图书种类对孩子们也缺乏吸引力。“软件”管理方面,馆员主要是由任课教师兼任,一是缺乏管理的专业技能,有的自身也缺少阅读,更谈不上利用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二是本身还有学科教学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暇管理和使用图书馆。
(三)阅读教育严重缺失。虽然教育部201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教学期间,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0小时。但由于乡村小学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引导,学生和老师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不强,学生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发利用率低,图书馆的开放基本属于“无效开放”。
三、关于乡村小学图书馆出路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图书馆作用的认识。特别是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在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在管理上,应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任课教师兼任馆员的,应减少相应任课科目,专门负责图书馆相关教学。同时,县、市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对图书管理员及教师进行专门业务培训,提升管理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教师利用图书馆开展教学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在考核上,增加对教师运用图书馆教学的考核指标,以及对学生使用图书馆情况的考核,倒逼教师和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和探索式学习,把图书馆充分利用起来。
(二)提高馆藏数量和质量。一是大力增加馆藏数量,除了接受捐赠意外,应将尽可能多的学校经费用于馆藏图书购买,营造出“馆在校中、校在馆中”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创新书刊借阅和管理方式,创建泛在阅读环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二是国家层面尽快推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书目的推荐目录,指导基层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和财力进行图书匹配,同时也为图书捐赠者提供参考,保证馆藏的质量。三是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们兴趣点,及时对馆藏图书提出建议,提高馆藏图书的实用性。
(三)大力开展阅读教育。相較于城市地区小学,农村地区由于受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和资源的限制,更需要开展阅读教育。农村地区乡村小学教师必须要肩负起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重任,主动为图书馆注入生命力,把小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来,开展阅读教育。比如可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理解力及馆藏情况,制定学期阅读计划,列出书单,学校和教师定期进行督导。又比如可以利用乡村小学学生人数较少的特点,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建立阅读档案,跟踪了解阅读成果,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分享,提升学生阅读的参与度。阅读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习到多少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把图书馆打造成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建设“书香校园”。
(四)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一是引导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可遴选优秀学生担任图书馆兼职馆员,给予阅读奖励,激发阅读热情,带动全校学生阅读。二是借助图书馆资源,策划组织开展爱国、环境、科技等各类主题教学活动,把图书馆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三是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图书馆阅读活动,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倡导陪伴阅读,推动亲子阅读。四是利用寒暑假期,积极联系大学生支教团队或公益社会组织,实施开展假期阅读计划,辅助小学生开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