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国骥“世界领先”之后的清醒认识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单细胞周期表图谱

2018年2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郭国骥及其团队构建的“世界第一张小鼠细胞图谱”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两周后,欧美科学机构领衔的“人类细胞图谱计划”(HCA)公布了项目正式落地以来的首份成绩单——人类25万个发育细胞的图谱,数据量只相当于郭国骥小鼠图谱的六成多。“美国很多学校根本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冷不丁爆出这样一篇文章,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的教授私底下有的联系我、有的传话到我耳边,对这项成果评价很高,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抢了他们的风头。”郭国骥曾这样感叹。

生命科学的“元素周期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和许多80后同龄人一样,郭国骥是听着这句话走进生物专业的。当年活跃在武汉大学文艺社团的他,还创作过一首名为《郁闷》的歌曲,唱着普通学子的心声,“每一次的实验,数据都太烂,失败失败得郁闷”……

后来,还是科研的好奇心将郭国骥从校园原创歌手的轨道上拉远。他渴望能最终解码生命方程,就像坐拥牛顿第二定律,或是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有了这个方程,无论什么物种的基因组,只要给出序列,不用做任何研究,我们也能预测出它到底有多少细胞种类,各是什么样的状态。”

“人类对于生命的认知就像对浩瀚宇宙的探索,单细胞测序赋予我们更为特殊的‘观测’手段,去探索生命体‘星空’中不曾发现的重要物质。”在许多公开场合,郭国骥会用这样诗意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宏图。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期间,郭国骥就进入了单细胞组学领域。“野心”始于哈佛医学院博后期间。2013年,郭国骥完成了小鼠血液系统的单细胞图谱绘制工作,并建立了新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模型。“既然我能检测一到两个元素,我当然希望把整个‘化学元素周期表’都补齐,这是很容易想到的。但是分析一个细胞就要大约100元人民币。成本是关键。”

2014年,30岁出头的郭国骥经由浙江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回国,成为浙大最年轻教授、博导之一。经费限制,仍然是摆在他面前的“大山”。当他拿出小鼠细胞图谱的项目申请书时,许多人不相信这么年轻的PI(首席研究员)有能力完成这么庞大的任务。揣着100万元左右的项目经费,想做50万个小鼠单细胞测序,相当于每个细胞的检测成本必须砍到两块钱。他的十多位团队成员均为在读硕士、博士生,他们的工作很多都是“现学现卖”。他们自主开发的平台技术成本低廉,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一个空白。

  不过,郭国骥仍然清醒地承认,“我们实验室也只是在一个针尖般大小的领域,暂时能够领先半个身位那种感觉。要在细胞图谱整个面上实现超越,没有5到10年肯定是完成不了的。而且还要实验室的学生都能成长起来,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才有可能,现在还差得很远。”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猜你喜欢

单细胞周期表图谱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原子家谱——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核心素养背景下生物重要概念课例
图表
一种快速分离苹果果肉单细胞的方法
基于可开启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及单个细胞的提取
元素周期表中“不能说的秘密”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