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搭车”现象背后的反
2019-09-10
最近,有不少舆情事件受到大家的关注,如“某地玛莎拉蒂撞宝马”事件、“养老金2035年将耗尽”的谣言、“西安奔驰车主维权”事件……面对这些舆情问题,不少人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也让“舆论搭车”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那么,什么是“舆论搭车”?大家为何会关注并愿意“搭车”?《人民论坛》杂志近期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員,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孟威的署名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舆论搭车”是指:有突发事件进入公共空间,受到舆情关注,使人们在地域、身份、内容等方面产生相关联想,导致舆情内容延伸或目标发生转向,引发更多社会关注和讨论,并促使公权力介入问题的解决。“舆论搭车”频发是改革转型期公民复杂社会心态的映现。在一定程度上曝光社会问题,可以使一些人的心理诉求得到释放。因此,未雨绸缪,对“舆论搭车”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重要议题。
公众关注某种舆论并愿意“搭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舆情爆点能够引发其心灵共振,从而形成“共情”的社会心理联结。“舆论搭车”事件一般源于个体经验的表达,问题暴露后唤起了其他网民相似的风险记忆。由此可见,个体经验显示出的是普遍认同的心理。
对于大多数未曾经历极端性事件的公众来讲,“舆论搭车”的价值还在于,一些日常所遭遇的不公正事件、不平等待遇由于实质性伤害小,尚不能构成诉诸于法律的理由,当公众发现通过正常途径无法申诉、辩解,但却可以通过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蹭热度”的办法来表达和倾吐,从而得到网民的道义支持,或者获得公平正义的伸张时,网络所赋予的关系链接和自由表达就成了最便利的工具。由此,“舆论搭车”便成为舆论场上的一种流行趋势。
知情权落地与权力行驶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是“舆论搭车”发生的一个常见诱因。由于一些媒体传播引导和个别官方渠道舆论应对存在理念、方法的缺失和不当之处,知情权与权威力量的冲突时有呈现。在官方那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作为,即不能及时公开真相;第二,不配合,即简单通过大量删帖、断开链接或者屏蔽消音等方式控制舆情;第三,不得当,即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应对效果不佳。这样反而刺激公众迸发出继续“舆论搭车”、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
针对现状,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治理理念、治理行为,积极探寻破解困境的有效方式,具体包括:要加强舆情预警机制建设,“打捞”舆情信息,避免造成的“搭车”舆论危机;要加强媒体职业素养与主体责任建设,防范“舆情搭车”引导偏误;加强网络社会组织建设,引导网民自治;加强政务互动回应一体化建制,畅通民主表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