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境教育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

2019-09-10杨冬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小学语文

杨冬玲

摘  要:朗读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语言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语言艺术。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通过多媒体、文学语言、音乐故事等教学手段,对教材内容的情境进行再现,由此开展的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学生入境入情,情景交融,吸收教学内容变得更为顺利,理解力和渗透力明显增强。尤其在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加上小学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故事性,更易唤起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因素,入情入境的朗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文本产生共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朗读教学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朗读水平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情境教育;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154-01

1.当前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现状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学生现在基本上能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很难正确把握,所以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尤为常见。因此,重视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制订训练计划,提高范读水平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制订朗读训练计划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的朗读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订详细的朗读训练计划。首先,要把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订为朗读教学的目标。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文本的人文情感,安排好朗读教学的手段、形式,确定好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等要素。再次,对重点句段的不同语气、速度、轻重音、语调等指标要心中有数。

(2)亲自“下水”练习,提高自身朗读水平

朗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范读是对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语言文字功底和对文本再创造能力的综合检验。教师的每一次范读,都是一次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机会。放弃这个机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冷漠,对自身来说是一种损失。教师要牢牢抓住指导学生朗读的最佳时机,即兴范读,要把所有的朗读融于声情并茂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之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的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代替的。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要培养学生较高的朗读能力,必须经过教师的长期范读和指点。

3.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真切,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朗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课堂,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其中,教师设计教学应当着眼于學生的发展和学习,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心理进行关注。例如,在教授《夏夜多美》这一课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那美丽变幻的夏天中,教师和学生能够戴着头饰进行表演,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朗读,且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在如此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中,感悟、理解、朗读、表演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需要转变评价语言、组织语言、教学语言等,以使教学语言变得富有鼓舞性、号召力、启发性,这样,学生就能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4.精心指导学生,教给朗读方法

朗读,就是语感的基本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特有的情趣和韵味,往往是难以用讲解的方法传给学生的,须通过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反复吟读,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味和领略到。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给朗读的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1)确定重音

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懂得,句子中的动词、用作修饰的词、对比的词、比喻的词,或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词,要读重音。另外,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一些表示强烈的兴奋或悲伤的地方,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

(2)把握语调

语调是语音、语速、语气的综合反映,是一篇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训练,在实际的朗读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表示欢快的、赞美的、喜爱的、美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高昂激动、响亮明快;表达悲伤的、难过的、失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深沉舒缓。一般的文章,都以宁静、轻松、恬淡的语调为主。

参考文献

[1]马小婷.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14)

[2]景爱荣.让赏识性评价为低年级朗读教学打开绿色通道[J].教育革新,2017(12)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小学语文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情境中浸润儿童心灵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