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9-10何谦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何谦

摘  要:阅读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必要环节,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受认知和阅读积累量的限制,学生在做阅读的材料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或者是无法抓住主旨的状况,这些因素都是学生缺乏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能力导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技巧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效的节约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本文主要围绕小学六年级这个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的策略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六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123-01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阶段达到高峰期,其阅读的积累量和相关的阅读的技巧已经相对的比较完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的状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尽量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个层面,教师需要将这四个层面应用到实际的阅读教学当中,帮助学生运用多感官去体会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中蕴含的奥秘和独特的美感,从而在不断的接触和练习中找寻不同的阅读材料中所共通的地方,从而进行分析、总结,完善自己的阅读体系,优化自己的阅读结构,更好的充实自己的同时能够丰富自己的阅读层面,充盈自己的精神层面。

1.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处于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但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准备,其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学习的知识内容,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这种做法严重的削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潜能的发展。

2.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的教学策略

(1)有效的提问策略

对于很多的新手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经验不够成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机智,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来作为切入点,从而有效的增加教学内容,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讲解教学时常常会对于细节的部分把握不够深刻,从而错失教育契机。按部就班的教学策略虽然能够完整的开展教学,但是不足以应对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出的反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为了节约教学的时间而常常一笔带过,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浓烈兴趣表达的欲望,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到边疆的白桦树的时候,对于这篇文章,教师主要想要根据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白桦树身上坚韧、不怕艰苦的精神品质。因此,在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之后,教师对几位学生进行提问,教师想要通过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来引出白桦树的优良品质。但是,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是,他认为白桦树能够在艰苦的沙漠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原因不是因为它身上所蕴含的品质,这些是人类强行加上的,白桦树之所以生长在沙漠戈壁的真正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它喜干旱的生长特点决定的而已。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并没有草草带过,而是认真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分析。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发展以及学生长期的阅读能力的综合发展。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多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岁的增长,阅读材料的积累逐渐掌握了做阅读材料题目的技巧,这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阅读的正确率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善于总结的学生试图寻找其中的共同点,甚至将不同题型的阅读题目的标准答案进行摘抄、背诵,在实际的做题的过程中原封不动的进行复制,这样的做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种做法的结果虽然会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分数,但是却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氛围,不利于学生长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篇名为我心中的长白山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时,其中有三道題目,分别是手法的欣赏、结构的简述和情感的分析。对于这三道题目教师在评改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回答基本上相似度很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临时添加了一道主观题,让学生简单的概述一下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读后感。这道题目的主观性很强,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标准的答案,只有自己思考进行回答,教师通过不同的学生的回答得到了多角度的感观,学生们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都在逐渐的发展,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不同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来发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有所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1

[2]黄静.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5(12):70

猜你喜欢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