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解析

2019-09-10戴爱宾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实施策略教学方法

戴爱宾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教学重点也逐渐的转移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方面,其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成为了小学语文的一种教学原则。笔者通过本文向广大小学语文工作者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原则,并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115-02

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提升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要求。同时阅读与写作虽然是单独的两个教学板块,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读写结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将吸收思想营养和写作营养的阅读教学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教学进行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辅相成,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1)读写结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阅读是学生进行知识及思想的吸收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会吸收文章中语言及作者表达的思想,经过自身的理解与感悟,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及知识体系。然后学生会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将自己的内在思想进行外化,而写作的练习恰好满足了学生思想外化的需要。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本身就包含着写作教学的指导。

(2)读写结合符合学生写作教学的规律。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通过积累—模仿—内化—表达这一过程实现,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与这一教学过程是不谋而合,既能在阅读中完成积累、模仿及内化的过程,也能满足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是完全符合学生写作教学规律的。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综合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主要是通过语言、思想的积累来实现的,但是积累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长期的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指导,并督促学生养成阅读和勤于动笔的习惯,从而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的能力。

(2)科学结合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找准阅读与写作的切入点,并针对这个切入点进行科学的结合,如针对结尾留白的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对于文质优美、具有鲜明特点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等。

(3)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基础及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来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實施策略

(1)转变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使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读写结合的意识,将提升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立足教材,努力挖掘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进行单项内容的训练。

(2)激发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因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师应“以生为本”,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利用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课内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游戏、故事、儿歌等形式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层次的分配,并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使学生每次训练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而树立学习自信心,取得阶段性的进步与发展。最后,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还应注重解放学生的天性,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进行自由、积极的学习。

(3)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以读促写。通过对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缺乏知识积累、思想感悟是造成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阅读教学的训练,以读促写。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技巧进行指导。如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大声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更为清晰的梳理文章的结构,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的体会。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经典段落,并经常进行朗读、背诵,为写作训练积累素材,使自己的作文更富有文采。再次,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思想的感悟,进而提高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有灵魂的文章,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要训练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而情感的外化是需要情感的内化作为支持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能力和感悟能力,进而丰富学生的内心和思想,为自己情感的表达奠定基础。最后,结合阅读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在做完前边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训练的机会。

(4)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以写促读。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同样,写作对阅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急于表达、乐于写作的欲望,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表达方面的难题,感觉心中的千言万语但无法表达的情况,从而促使学生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而加强阅读,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情感的体会能力,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现阶段广泛应用的“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就是比较典型、有效的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之一,受到了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与推崇。

4.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华一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才智,2018(33)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实施策略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