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与腹泻防治措施

2019-09-10赵爽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腹泻防治措施

赵爽

摘要:众多生猪养殖户对猪蓝耳病及腹泻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于防控问题不清楚,同时对于有效的防控措施不了解。该文将对猪蓝耳病及腹泻的关键防控问题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科学养殖、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带来帮助。

关键词:猪蓝耳病;腹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20

0引言

猪蓝耳病主要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障碍为主要的疾病特征。患病母猪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双耳、腹部以及乳房呈现蓝色,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以及呼吸困难的症状。初生仔猪患病后也会呈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同时该疾病对仔猪具有高致死率,对患病猪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小面积肺炎病变区,同时伴随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结肠水样便以及皮下水肿、病猪胸腹腔大量积液、脐部肿大并伴随出血的症状。本文将针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预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猪蓝耳病在发病早期临床初诊后应该及时取样送就近生化实验室进行疾病的确诊。最好选择发病早期临床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的濒死猪进行尸体的解剖检查,样品选择病毒检出率高的疾病靶组织,如肺、扁桃、下颌、肺门淋巴结或者血清等组织部位进行疾病的诊断。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1.1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猪蓝耳病的防控主要存在不重视生物安全措施的作用、在部分猪场存在从多个不同的种猪场引种以及从同一个猪场没有进行严格的疾病检测多次引种的情况。猪场管理中过分依赖疫苗免疫,过度使用活疫苗,一个猪场使用多个毒株的活疫苗。养殖场在猪只发生疫情后不确诊,仅以临床和剖检所见为诊断依据采取紧急免疫措施,后续免疫程序更难制定。猪场免疫中只进行猪蓝耳病免疫,不对猪只的免疫效果以及免疫程序进行评价,同时也没有考虑对其他免疫抑制因素的防范[1]。

1.2防控措施

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措施主要要从重视猪只的饲养管理、强化猪场生物安全、增强猪只自身的免疫力入手。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场中猪群蓝耳病的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育肥猪出栏率,但疫苗并不能彻底解决PRRSV持续感染以及病毒的隐性带毒问题。因此,對于猪蓝耳病,猪场是否进行免疫以及如何免疫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生猪养殖中净化和根除猪蓝耳病病毒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大工程,整个过程要经历“活疫苗-灭活疫苗-免疫退出”3个阶段才可能达到理想的净化和根除猪蓝耳病病毒的目的。根据现有的资料与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大部分生猪养殖场中选择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是必不可少的[2]。

1.3不同猪场的免疫措施

在猪蓝耳病检测为阴性的猪场不建议使用蓝耳病活疫苗。同时注意对稳定发展以及规模化养殖的猪场要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蓝耳病活疫苗。对于发展不稳定或者猪场周边存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生猪养殖压力较大猪场可以使用活疫苗,并在系统的猪只养殖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宜于猪场的蓝耳病免疫程序。在发生严重蓝耳病疫情的猪场尽量减少排毒猪的存在。猪场的种公猪在休用期进行蓝耳病的免疫,免疫处理后2~3周即可恢复采精或者配种。整个养殖场要坚持规范化的程序免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猪群蓝耳病病毒的带毒率[3]。

2猪腹泻

2.1病因

首先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是导致猪只腹泻的重要原因,如猪只舍内的温差变化突然超过10C时,猪只的腹泻率就会增加25%~30%。猪只舍内的湿度过高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猪只腹泻的情况。猪只养殖中饲养方式不规范也会导致猪只的腹泻,如养殖中对猪只进行过度限饲或者饲喂过多都会引起猪只的饥饿性腹泻或者多食性腹泻的情况。仔猪腹泻的原因主要是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机能不全。仔猪的胃内由于胃酸分泌不足、胃液中pH相对较高,导致仔猪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下降,进而导致仔猪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较低,仔猪肠道中消化不完全的饲料和以及胃肠道中pH的升高均为仔猪肠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大量有害的病源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对于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群,如乳酸菌的生长定殖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4]。

猪只免疫力下降也是腹泻产生的因素之一,部分仔猪由于母源所带来的抗体水平较低,仔猪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也不完善,同时环境以及养殖饲料的变化等一系列的因素导致原本就不健全的仔猪免疫系统更加受损,导致仔猪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常见的就是腹泻的发生。同时,这种情况导致仔猪对疾病与病原菌的抵抗力很弱,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其他有害微生物就容易侵人仔猪肠道,最终导致猪只的腹泻。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病毒型腹泻主要是传染性胃肠炎、流行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腹泻情况主要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疾病特征,同时猪只粪便腥臭、混有气泡、凝乳块或带有未消化的饲料。猪只寄生虫型腹泻主要是由球虫、蛔虫导致,寄生虫型的腹泻多发生于20日龄以上的猪只,通常患病情况呈慢性的一个过程,猪只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贫血的疾病症状,部分猪只可能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的情况,同时猪只伴随体温的升高。养殖中怀疑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可收集猪只的粪便做病原培养或者进行粪便中虫卵的检查。

2.2.防治措施

猪只腹泻的情况在断奶仔猪中相比保育猪和育肥猪更为常见,首先就是要对仔猪的腹泻进行有效的防治。断奶仔猪进行教槽处理可以有效改善仔猪胃肠道发育,一定程度上解决仔猪牙床发痒的情况,降低仔猪断奶后转换饲料的应激反应。仔猪在哺乳期间补料不足或不当,都是断奶时发生腹泻的诱因。推荐仔猪15~20日龄开始补料,用易消化的饲料,锻炼仔猪胃肠机能是第一位,营养放在第二位,如熟化玉米糁或玉米糊,或者用质量过硬的熟化乳猪料,或者两者逐渐混搭使用。同时,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仔猪补料量。另外,还要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料槽内饲料少的情况下可促进仔猪食欲,还可以更好地观察仔猪采食情况[5]。饲料添加剂在日粮中的使用也是防止猪只出现腹泻的一种有效预防方式,同时要注意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以保证猪只生长的良好环境。

3结束语

猪蓝耳病及腹泻一直是生猪养殖中最为常见的2种疾病,均会导致猪只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导致猪只的死亡。因此,要针对病因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控猪蓝耳病及腹泻,保证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桦华、规模化种猪场猪蓝耳病和猪瘟抗体变化规律研究及在健康流程管理中的应用[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2]陈文武.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不同组合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3]周建国,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4]杨永旭.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11):104-105.

[5]羊雪芹,申世川,袁秀芳,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10):112-113.

猜你喜欢

腹泻防治措施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疗效影响
蜡样芽孢杆菌对入住ICU多发伤患者腹泻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