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渗透

2019-09-10林妹金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林妹金

摘  要:当前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普遍偏低,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培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道德与法治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初中的政治老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培养,以便更好的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等多元特征的综合性学科,在培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肩负重大职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08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多半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比较好,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初中的孩子正处在不稳定的青春叛逆期,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表现在平时心理承受力很差,意志薄弱,自私、任性情感脆弱,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等等,如果这些不能及时地给予疏导,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缺陷,甚至会发生更严重的恶性事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开展学科教学的同时,时时渗透心理的健康教育。

1.充分发现和利用教材的心理教育元素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心理品质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发现去领会,收集符合初中学生的教育素材,在课堂讲解道德与法治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时不时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懂得在生活中要乐观开朗,学会自立,培养自信和自强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讲授自强品质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中那个青年就被一位自信阳光,意志坚强的小女孩所感动。在困难又清贫的日子里懂得了如何去乐观向上,不畏艰难地去生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信自强品质的重要性。又如,我班上有一个孩子,他基本上是不与班上同学来往,也不与同学说话,我从他家长那了解到,这孩子原本不是这样的,后来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而成的,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我经常在课堂上引用课文中的故事来讲述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是为人处世不可缺少的,平时在课堂上也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这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得到同学的帮助,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好处,让他学会了在团结合作中结交的朋友,慢慢改变他的孤僻的性格,逐渐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培养他的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理想人格。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想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适当的心理教育需要创设机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话锋一转,谈到心理健康,不仅会显得很突兀,学生一时间也不能接受,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并且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讲授珍视生命相关内容时,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辨析生命历程中发生的种种困惑,从而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其次在讲授本学科知识点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两个游戏环节而且在游戏活动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在活动中受到一点启发。比如,在讲授《憧憬美好集体》时,我就设计了“一分钟记歌词”的游戏,这游戏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又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从中了解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和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三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学校一直都在倡导五分钟的课堂演讲,在课堂上我就让学生利用5分鐘时间向全班同学说说最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或发布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件走进了课堂,我就会趁机利用这些例子时时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教育效果极好。其次道德与法治课中有许多教育内容涉及到各种节日主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节日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节日教育的内容富含生活气息,例如,在讲授《亲情之爱》相关章节时可以结合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又如,讲授《身边的诱惑》章节,讲到抵制毒品诱惑时我就结合国际禁毒日、世界爱滋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之外,也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在校门范围外进行社会服务教育活动,在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还有我们在拗九节还组织学生给长辈亲自煮粥送粥的活动等等,培养孩子的尊老爱幼的品质,而且还可以通过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总而言之,道德法治老师应当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对于班上的问题孩子要多给予谈心疏导,帮他们走出困境,我们要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和感染他们,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华,王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2016(04)

[2]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103-10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