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研究
2019-09-10陈晔伟
陈晔伟
【摘 要】如今,社会经济大力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调度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经验,所以可能产生一些危险点、安全风险。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安全性。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安全;危险点;控制
前言
如今,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质量,我国正在开展建设电网系统工作。因为电力运行系统内部非常复杂,而且风险很多。必须对其中的危险点进行控制,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维护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1.电力系统调度产生运行危险点的原因
1.1未能开展科学的检修工作
因为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非常多元化,复杂程度也很高。为了促使电力系统调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根据计划来安排各项工作。然而很多电力企业都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只依靠自身的主观经验来进行操作。哪怕是制定出了检修计划,也未能完全落到实处[1]。所以,在调度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也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一些问题。
1.2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一部分电力企业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仅仅局限于专业技术、专业知识方面,却没有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也因此,很多技术、能力达标的工作人员虽然能顺利完成检修工作,但缺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哪怕是发现了安全隐患,也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互相推卸责任。对于一部分新入职的人员而言,除了缺乏相关经验,而且对操作故障的类型也不了解,所以不能保障电网检修的质量[2]。
1.3定值计算不够准确
如果定值计算的结果不准确,就容易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效果。若是定值计算的准确性低,那么就可能产生继电保护误差问题。而且在开展年度定值核查的工作时,大部分工作人员未能考虑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电网的稳校核。而且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经验,导致定值计算结果不准确、不合理,而且产生其他的安全问题。
2.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种类
2.1检修计划审批中产生的危险点
在电网运行调度过程中,检修计划属于重要的资料依据,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在计划填写的过程中产生了差错,或者未能根据流程进行操作,就可能导致倒闸操作产生差错,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这样的危险点,可进行一定的管制,而且也要采取计算机软硬件来开展工作,保证检修计划的合理性。
2.2电网设备临检中产生的危险点
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并且需要对电网进行临时检修。但这种临时的检修并没有提前制定计划,所以最大的危险点在于安全措施不健全,可能产生安全隐患。而且这样的危险点很常见,必须对临时检修进行审核,不能随意停止和改变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停运后,要采取安全措施,不能随便启动设备[3]。特别是电闸的闭合、断开,如果得不到監督管理,就可能产生失误。
2.3电网事故处理中产生的危险点
如果电力系统产生了运行故障,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若是没有根据规章制度来进行处理,便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它的控制措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故障进行解决,工作人员要先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促使处理过程更加安全有效。如果产生了安全事故,必须保证人身安全、电力系统的安全,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以及每一个操作动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所以在产生事故时,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便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不仅如此,在一些严重的事故中,也要对档案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为后面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4交接班中产生的危险点
因为电力系统每天都在不断的运行,所以在电力调度管理中采取了人员倒班的制度,更好的安排工作。但如果工作人员的交接没做好,没有对操作方式、重点内容、电网调度问题进行交待,所以在操作中也容易产生失误。此外,一些电力企业也没有严格规定接班人员的时间和内容,导致接班人员对数据资料、调度计划、检修工作等诸多问题都非常模糊,更未能借助简单的提示卡片来保证操作的合理性。
2.5故障隔离和处理时产生的危险点
产生这样的危险点,主要是因为调度员业务能力差。很多调度员对电网结构、运行方式、设备参数的掌握度不够,遇到问题只能向上级申请,容易耽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期,甚至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调度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促使电网能更好的运行。
3.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3.1对新设备试运行进行监管
按照《电力调度规程》的条例,需要对新设备的试运行进行一定的监管。在设备投运之前,必须进行验收。而且调度员也需要在现场进行指导和学习。在新设备试运行之前,先要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且将计划上报给领导审核。上报的过程中,需要确定送电流程、电网要求、其他指标,也要根据一定的制度来编制设备试运行的方案。
3.2对拟写道闸操作票进行监管
对操作票进行拟写的时候,调度人员要借助图板、远动信息来进行对比。而且也要和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交流、沟通,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制定出操作流程。若是必须要开展停电指令的操作,那么则必须要制定出调度日计划,明确工作票的规章制度。如果要开展送电操作,则必须要对所有的检修项目、工作票要求、停电操作票进行核对。
3.3对工作票的危险点进行控制
在管理工作票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根据日常调度计划,与调度员进行沟通,再办理工作票。整个流程要达到电力安全的管理流程的要求,而且也要满足操作的标准。对于运行中必须关闭的设备,以及所需要安装的安全设备需达到完整的程度,而且也要保证其处于运行的状态中。同时,工作人员还要进行一定的核对,如果调度图板和现场设备不相符,则要将现场的结果当做是记录。
3.4对检修工作申请进行监管
检修工作申请中所产生的危险点,一般指的是申请内容不详细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检修设备名称不正确、设备运行不达标、检修时电网停电范围、停电时间等。为了对检修工作申请中的危险点进行控制,必须规范填写的标准。而且在提出了检修申请之后,检修人员也要和相关单位沟通,核对检修设备的情况,了解检修时电网的停电范围、检修设备的情况。最后还要检查检修设备的接线是否合理,并且核对停电范围,促使检修工作的条件得到满足。
3.5对发布调度操作指令进行监管
还未发布指令时,调度员需要了解操作的实际情况和详细流程。而且通知各个单位和部门,与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核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达到了标准,那么则可以下达调度指令。在对调度指令进行实施的时候,要采取统一化的专业术语。而且也要进行记录,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发布指令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促使调度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4.总结与体会
电网调度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对调度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调度工作的各个阶段均存在风险和危险点。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对这些危险点进行管控,避免产生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国瑞.浅谈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9):133-134.
[2]吴家乐,朱宝斌,刘丹.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防范[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91.
[3]胡华铿.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3):91-92.
(作者单位:国网大同市口泉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