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9-09-10张志江
张志江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不仅具有极高的产量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对种植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所以我国许多农业种植户都青睐种植马铃薯。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马铃薯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治理措施都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会对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的田间工作管理进行一定的分析,总结出提升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的措施,有效促进马铃薯产量的提升。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并且作为农业大国更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马铃薯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因此需要加强对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优化,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栽培,定期的施肥并有效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1.马铃薯的栽培
因为马铃薯的种植和其他作物相比其要求较低,所以我国马铃薯的种植范围较广,但是在不同的地区进行马铃薯种植时,也要科学合理的选种,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相关的病虫害等问题,综合分析之后再选择合适的品种。马铃薯是一种在地下的块茎种植作物,因此在土壤方面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采用土质疏松的土地进行种植,同时还有利于水利的灌溉排除。在进行了整地之后还需要做好施肥工作,这里的施肥指的是基肥,因为北方土壤难以保肥存水的原因,所以可以采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方式,保证土壤有良好的肥力满足马铃薯生长的需求。在马铃薯的生长期间还要精心管理田间,对田间进行除草、再次施肥、疏松土壤等作业,保证马铃薯的生长有充足的养分,最终实现马铃薯的栽培。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作物之间的距离,控制好种植密度,良好的种植密度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温度和土壤营养情况进行密度的分析,合理的利用空间,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2.马铃薯的虫病害防治措施
马铃薯施肥中氮磷钾钙镁等大中量元素补充都很重视,但是由于重茬因素,微量元素的补充还是不足,尤其硼锌铁锰几个微量元素,马铃薯不同品种对几种微量元素的需求差异性很大!结合品种特性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冻害药害喷施碧护,氨基酸海藻酸等生物刺激物。
2.1晚疫病的防治
晚疫病是当前马铃薯病害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应当定期的对对植株的状况进行实时的掌握,出现病情则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防止病情的蔓延。晚疫病的防治则可以通过药剂来进行治理,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58%的甲霜灵锰锌粉剂加上高脂膜800倍液进行防治,还需要做好病残体的集中烧毁处理,另外还可以对马铃薯所栽种的土壤进行加工培育,保证其处于干燥的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晚疫病的发生率。
2.2蚜虫虫害的防治措施
因为蚜虫是植物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所以蚜虫是马铃薯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传毒主要发生在适食和取食的阶段,在之后的刺探和摄食过程中将毒素传给健康的植株,多数蚜虫都是属于韧皮部取食,通过口针的探寻以非持久性的方式传播毒药,当口针进入到韧皮部摄食时则会通过持久性的方式传毒。当前对蚜虫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化学防治、农业防止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则是对蚜虫采取的主要控制手段,通过化学药剂的使用消灭蚜虫,其中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了抗蚜威等药品,生物防治则指的是有效的应用害虫的天敌或者微生物开展防治工作,蚜虫的天敌包括了瓢虫、食蚜蝇、蚜小蜂等,蚜小蜂可以寄生作用导致蚜虫的死亡,减少马铃薯所处地区的蚜虫数量,瓢虫和食蚜蝇则可以直接捕获蚜虫。农业的治理方法指的是在栽培和繁种的过程中对蚜虫进行防治,可以选择气候冷凉的地区构建网棚,抑制蚜虫的生长。
2.3黑胫病病害的防治方法
黑胫病有着较为广泛的发病期,从苗期到生育后期都有发生这种病的可能性,主要的病害现象为对植株的茎基部和薯块会产生坏死的现象,在幼苗生长到15-20cm左右就会产生病症,主要表现为植株比较矮小,叶色也会出现褪绿黄化的情况,叶片也会出现上卷的情况,还可能会导致植株萎蔫死亡。对于此病的治疗则需要在种植的时候严格进行检疫,禁止调用来自禁区的种薯,从根本上防治馬铃薯黑胫病的扩散,由于黑胫病病菌主要生存在维管束中,所以一般的药剂很难将薯块内部的病菌进行彻底的清除,而使用药剂浸泡则可以产生有效的治理效果,利用0.05%-0.10%的春雷霉素溶液浸泡种薯30min,然后再将种薯取出晾干,则可以进行播种,做到有效的防治。
2.4小菜蛾的防治措施
小菜蛾是一种蛾科生物,该虫发育的最适温度在20-30℃之间,所以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是小菜蛾的快速生长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该虫的卵和幼虫等成活率都极高,并且在这段时间也是马铃薯生长的时期,小菜蛾也就有了充足的食物能够快速的生长。在小菜蛾的防治中可以采用特杀螟WP、净叶宝EC等农药开展防治工作,能够有效的消灭小菜蛾,减少来自小菜蛾的危害。
2.5病毒病防治措施
前在马铃薯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发现对马铃薯有害的病毒有18种,这些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靠昆虫的带动,其依附在昆虫的身体上,再由昆虫带到作物的叶面上,产生病毒病,此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花叶、叶片会出现弯曲或者蜷缩的状况,茎叶干枯或者腐烂,农作物产量降低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当前并没有有效治疗病毒病的方法,所以在对病毒病的防治上主要依靠的是采用艾美乐和康福多等化学药剂来消灭昆虫,切断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或者用种子处理器进行包衣处理,减少病毒病的传播。
2.6生理性病害防治
生理性病害是因为环境所导致的危害,由于马铃薯品种的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并且还有一些环境不适合马铃薯的生长,主要的症状又缺素症、药害等情况。对于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可以靠施深肥,在进行基肥的施放时主要以氮磷钾和有机肥为主,当作物开始发根、开花时则需要喷射具有解毒作用的均衡营养物质,例如得力肥等,遇到药害、冷害、温度较高时则可以增长施肥的次数。
3.结语
在马铃薯的培养中不仅要做好栽培工作,还需要对后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进行选种、种植,并做好田间的管理。此外,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时观察马铃薯生长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有效保证马铃薯的高质量和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