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2019-09-10郑丽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郑丽琴

【摘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本身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加上小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不够高,致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学习热情日益下降,于是他们就选择了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真正让学生轻装上阵,乐学、好学,加强对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方法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没有丝毫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强制性学习,将会严重扼杀他去探索真理的欲望。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深刻认识到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是具体到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重要性

有些数学理论知识难免比较枯燥,或者经常出现一些抽象的符号、复杂的图片,缺少动人的故事,与语文、英语相比,数学学科的吸引力确实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学实际上是其他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证,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掌握好基础知识以后,才能够进行其他理科知识的学习,否则,势必影响到其他理科知识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让他们逐渐喜欢数学,进而爱上数学,这对学生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积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师应该自觉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创设友好的教学氛围,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注重增进与学生的亲和力,才有助于学生亲近老师,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学科。特别是对小学高年级的个别后进生来说,如果教师对他们过于严厉,动不动对他们强加训斥,不仅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还极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和恶化。因此教师要注重以欣赏的眼光来对待这类后进生,特别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教师也应该及时对他们给予表扬,让他们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获取到成功的,并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从而有助于他们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并爱上数学课程。

2.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举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引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的智力活动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为了实现高质量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学会创设性地开展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在创作情境时,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转换为生动的故事,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关暑假家庭旅游的故事情境,一说到出外游玩,学生的积极性自然高涨起来了。教师通过设计暑假旅游的话题,促使学生很有动力地计算情境中发生的数学问题,其学习兴趣得到有效调动。

3.善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思维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而是要依靠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这才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各种感官活动的推动下,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催生学习兴趣,逐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学习新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任务,将四组中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思考每个三角形和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适时向他们渗透有关平移、旋转的方法,让学生去不断感知、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必需手段。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不仅要在选取内容范围、难易度等下足功夫,还应当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练习,才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正是充分迎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且不乏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能获取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引导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去去解答问题,从而有利于他们求异思维的形成。比如,教师可以把填空问题设计成一个空多填,或者对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鼓励他们尝试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叙述去解答,让他们在尝试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乐趣。

5.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動

开展有益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有效手段。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稳步推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高年级的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完美结合,不断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比如,教师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举办数学知识竞赛、分组出数学海报等,以便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他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相信教师通过这样锲而不舍地努力,肯定能够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打造高质量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孙金荣.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快乐地学数学[J].黑河教育,2017(05).

[2]潘文学.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3).

[3]巩应勤.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6(24).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打造趣味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零售银行如何赢得客户忠诚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