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与新闻报道的融合发展研究
2019-09-10白念平
白念平
【摘要】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短视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短视频凭借“短”“平”“快”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它的发展也为新闻工作者在媒介融合与转型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维与方向,形成了短视频新闻这样一种全面直观、真实生动的新报道形式。本文在分析短视频自身特点与短视频新闻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对短视频新闻的优势与局限进行思考,并尝试对短视频新闻提出一些发展策略,以期对增强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短视频 新闻报道 融合发展
1短视频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1.1短视频的定义
短视频是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其视频长度以秒计数,一般在5分钟以内,主要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完成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并通过与社交媒体平台的无缝对接实现实时分享。它将文字、音频、视频融为一体,愈加简单、直观1地补充了广大受众、用户的交流和表达要求。
1.2短视频的特点
(1)内容生成简单
时长短、轻量化是短视频的突出特点。首先是时长短,短视频的长度一般是以秒计数的,用户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身边的新闻记录下来。其次是是短视频的制作门槛低,内容生成简单,用户只需要借助普通的智能终端就可以完成短视频的拍摄、剪辑,不要求专业化的拍摄技巧,现今智能终端拍摄短视频的软件中还自带美化和特效模板,为原本单一、沉闷的记录视频添加了趣味性、丰富性,符合用户趣味化、娱乐化的需求,从而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成为一项风靡的“线上狂欢”。
(2)传播速度快
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观看视频的流量资费与速度限制,移动客户端逐渐成为视频传播的重要渠道。一方面,短视频时长短,生动形象的画面给予用户强烈的视觉刺激,并且耗费流量少,即点即播,人们更愿意尝试这种新颖、便捷的视频模式。另一方面,立拍立传的传播方式也大大提高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用户可以借助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地拍摄记录生活,并分享至社交平台,分享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使用户获得分享、被关注的满足感,刺激用户下一次的分享行为,同时,社交平台带来的二次传播,可以形成更庞大的传播范围。
(3)社交属性强
短视频的传播途径分为短视频综合平台、短视频内容推荐平台及短视频社交平台,其中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是短视频传播的重要渠道。两微一端平台自身就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不论是强关系的微信还是弱关系的微博、短视频客户端都具有鲜明的分享特性。用户既可以将自己拍摄短视频分享至社交平台,也可以在平台中观看别人拍摄的短视频,相互点赞、评论、转发分享,进行实时互动,原本互不相识、地域相隔甚远的陌生人通过观看短視频的行为产生了一种社交行为,也让用户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感。
2基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与新闻报道的融合发展
2.1基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与新闻报道融合的可能性
(1)编辑速度与传播速度快,符合新闻的时效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终端等发展逐渐成熟,打破了之前网络资费与速度的限制,不仅为短视频新闻的上传提供了条件,而且为其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发展机遇。用户借助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上传、观看、分享短视频新闻。如在天津爆炸事故中,最初引起广大网民关注的是一名普通用户的现场视频,虽然没有编辑未及传统媒体的专业化,但是凭借其时效性广为传播,相比记者赶往现场再进行报道,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距。除此之外,短视频新闻平台大多基于社交平台,主要是依托弱连带关系。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优势”理论,相比于强连带关系,弱连带性能传播效果更为高效。由此,弱连带关系的性质也有助于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符合新闻的时效性。
(2)真实感与现场感强烈,符合新闻的真实性
从新闻的真实感而言,即时拍摄即时分享的短视频通过“文本+视频”的形式,全景式、立体化反映事件现场,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与信息到达率,不仅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真实、严谨,而且可以减少新闻误读的可能性,从而遏止网络谣言的蔓延。从现场感的角度而言,视频可以将无法直接描述或者描述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理解的内容具体地呈现出来,对文字、图片新闻的丰富与补充,减少文字报道中的语病、感慨、议论。短视频的出现为新闻报道注入崭新的活力,连续不断的画面以更加简洁直观、更加生动丰富的方式全景反馈新闻现场,向大众梳理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与真实感。
(3)适应互联网时代用户碎片化阅读习惯
现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人们的生活、时间碎片化分割,受众的阅读习惯也呈现出高度碎片化的特点。据 Social bakers公司对 Facebook 上年轻群体浏览视频情况的调查表明,完整观看率排在前 25%的视频长度均不到 21 秒,且 20% 的受众在浏览视频 10 秒左右就放弃观看;33% 的受众在约 30 秒时便切换了;45% 的人群在 1 分钟左右终止。年轻群体的注意力时长的缩短,更是加大了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与移动视频的依赖。受众难以对某种媒介或某项内容保持长久的忠诚度,尤其在新闻领域,受众希望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相较于那些在演播室坐而论道、嘉宾圆桌讨论等冗长的视频新闻而言,新颖简洁的短视频新闻服务可以帮助受众在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内了解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时间成本,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碎片化阅读习惯。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之前均是以文字、图片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分享传递的,现在短视频成为社交网络传播方式的条件越来越充分,不仅可以点赞、评论,还设有转发、分享、下载等功能。通过短视频,原本不相识的两人甚至庞大的群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共鸣,从而产生一种社交行为。
2.2基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与新闻报道融合发展的挑战
(1)短视频时间限制与内容取舍的矛盾
时间短、轻量化是短视频的突出特点,目前我国的短视频新闻时长以1分30秒—2分30秒为主,不可避免的面临时间与内容的冲突。短视频的时长限制新闻报道只能在整体上表现最中心的部分,这就可能导致短视频新闻无法完整呈现新闻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展现新闻事件的溯源、调查、跟踪报道。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选择哪些内容将新闻事件呈现出来是一个重要的难题,选择的内容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观众的误读,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忽视事件的深度思考,一方面,新闻报道迎合受众的习惯而只停留在事件的表面,那就丧失了新闻报道的核心,另一方面,加深对事件的挖掘就必须拉长时间以表述完整的事件,由此带来的是短视频的时间限制与内容取舍二者之间形成的矛盾。
(2)同质化现象严重,媒体缺乏品牌化
在短视频新闻“井喷”发展时期,众多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数量庞大,类型繁多,短视频应用功能亦是大同小异,内容选题与呈现方式同质化严重,相互模仿的竞争手段,不仅难以支撑用户对于各类资讯的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闻阅读疲劳,丧失了新闻媒体重要功能——社会守望。同时,短视频巨大的体量带来的是品牌的模糊。有研究者在进行国内短视频的受众态度调查时发现,几乎一半的被调查者未使用过或不清楚自己是否使用过短视频新闻软件,同时,46.5%的人对短视频新闻概念了解模糊,还有近20%的对此不了解。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来倾向于在社交网站、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各媒体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媒体缺乏内容品牌化。
3基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与新闻报道的融合发展策略
3.1创新题材与选题
新闻题材的切入点可小,但要以小见大,以简单和娱乐化的方式传播科学、全球发展等重大主题,即使是对硬新闻、政治新闻的报道,也尽可能的与用户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拉近主题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同身受。如2016年2月份新华社面向网络和手机用户推出的可视化报道《四个全面》说唱动漫MV,在3分9秒短时长里融合舞曲、说唱、合唱等多种音乐形式,用“大白话”歌词解读了“四个全面”的深刻意义,将严肃题材以百姓视角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了深刻阐释。此外,媒体还可以对选题角度进行创新。新闻报道主题的单一也会致使报道的千篇一律和无趣,因此,创新选题角度也是众多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的新思路。
3.2PGC与UGC内容相结合
用户分布于世界各地,基数庞大,他们可能是各类突发事件的目击者,可能是某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者,他们是新闻资讯的源泉。如梨视频设立视频奖励机制,用户提供一定的有用信息即可收到一定金额的奖励,刺激UGC用户生产内容。对于PGC而言,它拥有大量的新闻专业人才、丰富的新闻生产经验与强大的新闻话语权,有着更强的公信力与受众认可度,这些都是新媒体与UGC无可比拟的。由此,将PGC与UGC二者相结合是短视频新闻发展的又一策略。传统媒体利用专业优势,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生产制作出高质量的短视频新闻,构建自身品牌。同时,利用资源优势建立鼓励机制,鼓励全民为短视频新闻媒体平台提供有新闻价值的短视频,这样既可以丰富媒体平台短视频新闻选题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新闻权威性。
3.3多元化内容分发,实现媒体品牌化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者与内容的发布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分离,独立于媒体的分发平台对内容生产者的影响越来越大。短视频自身具有的社交性也决定了短视频新闻不能局限于媒体自身的传播渠道,不仅要结合社交媒体平台共同发展,而且要针对不同的平台发布符合平台用户特性的内容,进行新闻个性化生产。如短视频新闻应用平台梨视频,其平台自身不仅仅是核心的发布渠道,还与Nowthis、一手Video、全球拍等内容联合,形成联动效应。在多元化内容分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媒体的品牌化,让受众形成品牌化意识。应用平台标志、统一剪辑手法与配音方式等都是媒体品牌的构成要素。
3.4积极发挥短视频新闻社交性强的优势
最初,短视频就凭借其强烈的社交属性受到了大众的青睐。短视频新闻可以充分发挥其强烈的社交性优势,不仅仅是设置点赞、评论、分享等基本的功能,还可以有收藏、下载、反馈、设置新闻相关问题,引发受众的思考与讨论。用户可以对短视频新闻的内容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有效的社交互动一方可以面强化新闻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促进媒体信息内容的传播,如英国广播公司的英斯达法克斯短视频新闻就同时关注到社会交往和媒体功能双方面的特性,不但为用户与平台之间建立联系,还通过点赞、分享、评论的社交手段,进一步生成新闻的意义。
4结束语
短视频新闻作为一种真实生动、全面直观的新闻報道新方式,不论是在不断探索的新媒体还是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在运用这种新型的传播形式都应该深入了解短视频的特点,合理有效地将短视频与新闻二者相结合,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完善新闻在视频传播方面的不足,塑造全新的内容竞争力与传播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潘曙雅,王睿路.资讯类短视频的“标配”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2017(5):75-78.
[2]匡婷.我国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与传播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南昌大学,2015.
[3]孙振蒙.短视频:新闻报道的下一个“利器”[J].新闻研究导刊,2016(22):104.
[4]张彩凤.我国短视频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传播与版权,2017(6):92-95.
[5]常江,王晓培.短视频新闻生产:西方模式与本土经验[J].中国出版,2017(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