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岩石及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

2019-09-10董宝君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找矿方向金矿

董宝君

摘 要:辽西南部,北东向的韧性剪切带即辽西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是辽西主要地质构造格架之一,在该剪切带的北东端已发现的排山楼金矿是辽西最大的金矿。大坨子金矿区位于该韧性剪切带的南西段,韧性剪切和脆性断裂构造以及混合岩化作用控制了岩石及矿体赋存的形态,为今后的工作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大坨子;金矿;找矿方向

1.地质概述

辽西南部地处华北地台北缘,燕辽沉降带东端,北西为辽西凹陷,南东为山海关—北镇古隆起。在上述两构造单元之间有一条过渡带,这条过渡带北西以要路沟—女儿河断裂为界;南东以小孤山—影壁山(青龙—锦西断裂北东段)为界,期间发育有中酸性—酸性的闪长岩—花岗岩—花岗斑岩侵入体;在山海关—北镇古隆起的沿海地带,发育有一条北东向的韧性剪切带,即排山楼—后三角山—台里韧性剪切带。以上三条构造,构成了辽西南部的主要构造格架。

要路沟—女儿河断裂控制了辽西南部主要酸性岩的侵入,使之构成了一条五指山—虹螺山岩浆岩带;小孤山—影壁山断裂则主要控制了火山岩、次火山岩的侵入;排山楼—台里韧性剪切带则基本上没有侵入活动。从整体上看,由内陆到沿海岩浆活动呈逐次减弱的趋势。

区内基底岩石为太古界建平群,原岩建造为一套超基性、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原岩组合为玄武岩、英安岩、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安山岩、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流纹岩和粘土质-细火山碎屑岩。在太古代晚期发生了中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类、变粒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和片岩类。

2.矿区特征

建平群经韧性剪切作用形成各类长英质糜棱岩,以及韧性剪切和脆性断裂两种构造。

2.1.岩石特征

暗灰色长英质糜棱岩: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东部,岩石为灰黑-暗灰色,碎斑状、眼球状构造,塑性流状构造。碎斑体、眼球体由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组成,约占总含量的40%。碎基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白云母和绿帘石组成。总体来看斜长石约占总含量的15%,钾长石约占总含量的25%,石英约占总含量的51%,角闪石约占总含量的1%,白云母约占总含量的3%,绿帘石约占总含量的3%。岩层走向50°~60°,北西倾,倾角65°~75°。岩层中局部石英细脉沿糜棱面理发育,脉宽1~6cm。沿糜棱面理分布的角闪石发生绿帘石化,绿帘石呈现浅黄绿色。

灰白色长英质糜棱岩:分布于矿区的北西部,岩石为灰白色,碎斑状、眼球状构造,塑性流状构造。碎斑体、眼球体由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组成,约占总含量的30%。碎基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总体来看斜长石约占总含量的15%,钾长石约占总含量的10%,石英约占总含量的72%,黑云母约占总含量的3%。岩层走向50°~60°,北西倾,倾角65°~75°。岩层中局部石英细脉沿糜棱面理发育,脉宽1~10cm。

灰黑色长英质糜棱岩:在钻探工程中见到,岩石呈灰黑色,碎斑状、眼球状构造,塑性流状构造。碎斑体、眼球体由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组成,约占总含量的15%。碎基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组成。总体来看斜长石约占总含量的15%,钾长石约占总含量的15%,石英约占总含量的30%,黑云母约占总含量的25%,白云母约占总含量的15%。在该岩石中局部见星点状,斑点状、细脉状黄铁矿化,黄铁矿为多期形成。后期石英脉、石英细脉、石英网脉沿岩石片理侵入发育,岩石局部破碎、轻度碳酸盐化。

2.2.构造特征

区内构造为韧性剪切构造和脆性断裂构造两种类型。

韧性剪切带呈北东向展布,区内出露长度约2.45km。韧性剪切带是本区主要成矿带,所发现的矿(化)体及化探异常均赋存于韧性剪切带内。带内发育一套长英质糜棱岩。在韧性剪切带中,垂直剪切片理面方向眼球状构造发育,主要有σ和δ两种类型(图1-A,B),以σ型残斑系分布最广,σ型、δ型旋转残斑指示剪切带具有左行剪切特征,眼球状残斑形态多为透镜状、椭球状,形成的不对称拖尾沿着剪切面理剪切方向延伸。长英质矿物带发生塑性拉伸;由于风化作用和海水侵蚀,沿着暗色矿物的片理面形成明显的裂开构造。剪切片理产状总体为315°~325°∠79°~84°,线理总体产状约为 230°~234°∠3°~5°,可以指示韧性剪切带的近水平剪切方向为NNE向,是一条走滑型韧性剪切带,该带也是金矿(化)体赋存的主要部位。该韧性剪切带内褶曲构造发育。

脆性断裂构造按其走向可分为两组。

NE向断裂为区内的主体断裂,也是区内的含矿构造,该组断裂隐伏构造发育。该组断裂的产状与区内的剪切片里一致,走向NE向,倾向NW,倾角较陡,在70°~90°之间。该组断裂具有多其次的特征,地表表现为蚀变破碎带,破碎角砾由多种成分(闪长玢岩、长英质糜棱岩)构成,角砾内可见多其次的石英晶族。隐伏断裂内表现为构造内先期形成的黄铁矿破碎并被后期的石英细脉和细小黄铁矿颗粒胶结。近SN向断裂被煌斑岩等后期脉岩充填。

3.矿床成因

金由分散到聚集成矿需要经历一系列地质作用,辽西地区太古界建平群地层岩石普遍含金量较高,高于克拉克值,为金的富集提供了物源基础。区内岩浆重溶作用活动频繁,提供了成矿热液和部分成矿物质。区内韧性剪切构造和脆性构造发育,韧性剪切作用是该区金矿形成的决定因素,控制了成矿的空间和时间。

大坨子金矿分布于区域性北东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中的断裂构造内,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带。岩石在韧性剪切作用过程中发生特征性变形和变质作用,产生一系列特有的變形结构构造和变形矿物及活动性流体,并使成矿物质相继活化迁移。

区域性韧性剪切带是深部热液活动通道和聚集场所,成为区域内热液活动中心,大量的热液(多种成矿热液)活动,是金矿形成的基础。韧性剪切带内岩石经历成矿热液活动,发生了强烈蚀变,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金矿化,蚀变强度对金矿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脆性断裂构造反映出矿化与热液蚀变作用的统一性。矿(化)体分布在韧性剪切带内,表明成矿作用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密切的空间和时间联系,成矿作用伴随于韧性剪切作用,韧性剪切作用又强化了成矿作用。后期构造活动、区域性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导致围岩中金的带出,并以复杂的络合物形式迁移进一步富集于长英质糜棱岩带层中的脆性断裂构造中。

大坨子金矿成矿作用过程可简述为:(1)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提供了金及其它元素物质基础(矿源层);(2)韧性剪切作用及变质作用促使金等成矿元素再富集;(3)区域性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使围岩中的流体(矿物的结晶水、裂隙水、吸附水等)增温萃取矿源层中的金属元素,形成含矿热液;(4)断裂构造,尤其是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开放式断裂构造为成矿热液和成矿物质提供定位空间。

4.矿化规律与找矿标志

4.1矿化规律

矿区内的矿(化)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北西,矿(化)体严格受韧性剪切带内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强度与硅化、黄铁矿化成正相关系,相应地硅化强烈、黄铁矿发育部位矿(化)体最富。矿(化)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界线,依据样品金含量高低划分矿(化)体与围岩。

4.2找矿标志

(1)韧性剪切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内长英质糜棱岩中的脆性构造,是成矿的有利地段。

(2)在韧性剪切带中注意寻找含金的指示矿物黄铁矿等硫化物及其围岩蚀变,如硅化蚀变带和绢云母化蚀变带等。

(3)化探异常发育地段,在进行化探异常查证时不但要注意规模大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小规模、异常值高的异常也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有色地质一○五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普查报告》

[2]马永昌.辽西南部金属矿床分布规律及产出特点[J].矿产与地质,1999,13(73)268-273

猜你喜欢

找矿方向金矿
气球上的五星期(九) 光束与金矿
千人受困
安徽省贵池区赖湖岭金多金属矿矿床及外围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湘南九嶷山锡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其找矿方向
山东省蓬莱市侯格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甘肃山金矿的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
对老挝平然村铜镍矿床成因类型及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思考
蒙面偷袭
上帝给你比例尺